一坐皆惊
【拼音】:yī zuò jiē jīng
【注音】:一ㄗㄨㄛˋㄐ一ㄝㄐ一ㄥ
【词性】:成语。
【繁体】:一坐皆驚
词语解释见“一坐尽惊”。一坐皆惊[yīzuòjiējīng]⒈见“一坐尽惊”。
基础解释见“[[一坐尽惊]]”。
引证解释⒈见“一坐尽惊”。⒈见“一坐尽惊”。成语解释一坐皆惊
综合释义指满座皆惊服。同“一坐尽惊”。吕陶,字元钧,成都人。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程其文,尝得陶论,集诸生诵之,曰:“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宋史·吕陶传》
汉语大词典见“一坐尽惊”。《汉语大词典》:一坐尽惊(一坐尽惊) 拼音:yīzuòjìnjīng谓满座皆惊服。《三国志·魏志·王粲传》:“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亦作“一坐皆惊”。《宋史·吕陶传》:“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程其文,尝得陶论,集诸生诵之,曰:‘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一坐皆惊。”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其他释义指满座皆惊服。同“一坐尽惊”。
1.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2.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一坐皆惊造句)
3.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https://www.chazidian.com/zj-246184/查字典造句)
4.吕陶,字元钧,成都人。蒋堂守蜀,延多士入学,亲程其文,尝得陶论,集诸生诵之,曰:“此贾谊之文也。”陶时年十三,一坐皆惊。◎《宋史·吕陶传》
读音:yī
[yī]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读音:zuò
[zuò]
1. 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席地而坐。坐待。坐垫。坐骨。坐化(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坐禅。坐功。坐骑。
2. 乘,搭:坐车。坐船。
3. 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坐庄。
4.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坐落。坐北朝南。
5. 把锅、壶等放在火上:坐锅。
6. 物体向后施压力:房顶往后坐。
7. 介词,因,由于,为着:“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 副词(a.空,徒然,如“胡为坐自苦,吞悲仍抚膺”;b.无故,自然而然,如“如若此,则盐必坐长十倍”;c.遂,即将,如“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d.深,如“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e.正,恰好,如“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9. 定罪:连坐。反坐。坐赃(犯贪赃罪)。
10. 瓜果等植物结实:坐瓜。坐果。
11. 同“座”。
读音:jiē
[jiē]
(副)〈书〉都;都是:~大欢喜|全民~兵|放之四海而~准。
读音:jīng
[jīng]
1.害怕;精神受到刺激,感到不安:~慌。吃~。
2.惊动:打草~蛇。
3.骡、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