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入闽
【拼音】:zēng xìng rù mǐn
词语解释“天下一曾无二曾”,曾姓出自夏禹的姒姓后裔。
综合释义“天下一曾无二曾”,曾姓出自夏禹的姒姓后裔。禹五代孙少康中兴夏朝,分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山东峄县)。曲烈天资神异,思考精勤,善于改进和创造工具,他制造方形渔网罾,制作射鸟用箭增,烧制蒸饭盛菜陶器,教人纺织各种图案丝织品缯。周灵王甲午年(前@@@@@年),国被莒国所灭,国太子巫出奔鲁国做了官,为纪念故国,便去邑为曾,以曾为姓。据《武城曾氏族谱》载:巫生矢,矢生阜,阜生,即曾点。点生参(前@@@@@~前@@@@@年),点、参都是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被尊为“宗圣”。宋嘉二年(@@@@@年)御赐全国统一编修的曾氏族谱,推宗圣(曾参)为一世祖。
读音:zēng,céng
[zēng]
[ zēng ]1.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曾祖父。曾孙。
2. 古同“增”,增加。
3. 竟,简直,还(hái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山、王屋何?”
4. 姓。
[ céng ]1. 尝,表示从前经历过:曾经。未曾。何曾。曾几何时。
2. 古同“层”,重(chǒng )。
读音:xìng
[xìng]
(1)(名)表明家族的字:~名。
(2)(动)姓是…;以…为姓:他~王。
读音:rù
[rù]
(1)(动)进来或进去:投~|~冬|由浅~深。
(2)(动)参加到某种组织中:~学|~伍。
(3)(动)收入:岁~|量~为出。
(4)(动)合乎:~时|~情~理。
(5)(名)入声:平上去~。
读音:mǐn
[mǐn]
(1)(名)闽江;水名;在福建。
(2)(名)福建的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