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茅
【拼音】:tǔ máo
【注音】:ㄊㄨˇㄇㄠˊ
【结构】:土(独体结构)茅(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土阶茅屋”的省称。土茅[tǔmáo]⒈“土阶茅屋”的省称。
基础解释“[[土阶茅屋]]”的省称。
引证解释⒈“土阶茅屋”的省称。参见“土阶茅屋”。引清唐甄《潜书·太子》:“土茅者,殿陛之本;糟糠者,肥甘之本。”
网络解释土茅“土阶茅屋”的省称。清唐甄《潜书·太子》:“土茅者,殿陛之本;糟糠者,肥甘之本。”参见“土阶茅屋”。
汉语大词典“土阶茅屋”的省称。清唐甄《潜书·太子》:“土茅者,殿陛之本;糟糠者,肥甘之本。”参见“土阶茅屋”。《汉语大词典》:土阶茅屋(土阶茅屋) 拼音:tǔjiēmáowū亦作“土阶茅茨”。以土为阶,以茅草盖屋。谓居住俭朴。《周书·武帝纪下》:“上栋下宇,土阶茅屋。”《新唐书·薛收传》:“峻宇彫墙,殷辛以亡;土阶茅茨,唐尧以昌。”
其他释义1.'土阶茅屋'的省称。
1.酒的味道笔者无法描述,不如如实讲一个情况,节假日不时有亲戚朋友领导光临敝舍,目的惊人的一致,只为了喝我的“土茅台”。
读音:tǔ
[tǔ]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读音:máo
[máo]
(1)(名)即白茅;草本植物;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2)(Máo)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