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求通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求通

求通

【拼音】:qiú tōng

【注音】:ㄑ一ㄡˊㄊㄨㄥ

【结构】:求(独体结构)通(半包围结构)

解释

词语解释1.谋求显达。2.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3.请求通使往来。求通[qiútōng]⒈谋求显达。⒉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⒊请求通使往来。

基础解释谋求显达。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3.请求通使往来。

引证解释⒈谋求显达。引《庄子·秋水》:“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⒉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引《后汉书·丁鸿传》:“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求通者,求通名也。”⒊请求通使往来。引明徐祯卿《翦胜野闻》:“余尝见倭国求通,表文曰:‘臣闻三皇立位,五帝禪权,岂谓中华之有主,焉知夷狄之无君?’”

网络解释求通求通,qiútōng,ㄑㄧㄡˊㄊㄨㄙ,出处《庄子·秋水》。

综合释义谋求显达。《庄子·秋水》:“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后汉书·丁鸿传》:“今大将军虽欲勑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謁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璽,受臺勑,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求通者,求通名也。”请求通使往来。明徐祯卿《翦胜野闻》:“余尝见倭国求通,表文曰:‘臣闻三皇立位,五帝禪权,岂谓中华之有主,焉知夷狄之无君?’”

汉语大词典(1).谋求显达。《庄子·秋水》:“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2).谓拜见主人时,请管门人通报姓名。《后汉书·丁鸿传》:“今大将军虽欲敕身自约,不敢僭差,然而天下远近皆惶怖承旨,刺史二千石初除谒辞,求通待报,虽奉符玺,受台敕,不敢便去,久者至数十日。”《资治通鉴·汉和帝永元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曰:“求通者,求通名也。”(3).请求通使往来。明徐祯卿《剪胜野闻》:“余尝见倭国求通,表文曰:‘臣闻三皇立位,五帝禅权,岂谓中华之有主,焉知夷狄之无君?’”

求通造句更多 >>

1.这就要求通信协议中,支持不同权限访问不同的数据,能够保证安全频繁的获取更多的数据,并要求这些数据有唯一的数据标识。

2.该片的内容深入浅出,解说词力求通俗化、大众化,还穿插了不少战争故事。

3.一个人如果尊重别人提出的要求,通常都是用不着说服就会心甘情愿地听从的。

4.他扬弃了那种对于资本主义与现代性所进行的简单的道德批判,取而代之地,他自始至终寻求通过一种细致敏锐的分析的方法,来重新定义这场讨论当中所牵扯到的一切术语,而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他的作品富有挑战性的重要原因。

5.分析了泡沫除尘机理和泡沫除尘剂配方的要求,通过相似模型实验研究确定了泡沫发生器的结构和性能。

6.同样在表演时对于鞋子没有要求,通常是连裤袜或者是连体服的袜子但是有时也会有演员穿舞蹈鞋和赤脚表演。

7.变故迭生迷茫起,翻山涉水求通达。

8.密封投标过程要求通过所有适合的途径公布投标邀请书,意味着在向公众公布之前,潜在的投标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准备和递交标书。

9.在内布拉斯加基督学院的历史传统中,学生一贯被要求通过了解且拥护上帝的荣耀,从而为全力改变他们那一代而生活。

10.各国开始寻求通过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的经济手段,其中押金制度在部分西方国家已经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法律制度。

字义分解

读音:qiú

[qiú]

(1)(动)请求:~救|~教。

(2)(动)要求:精益~精。

(3)(动)追求;探求;寻求:~学问|实事~是|刻舟~剑|不~名利。

(4)(动)需求;需要:供~关系|供过于~。

(5)姓。

读音:tōng,tòng

[tōng]

[ tōng ]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 tòng ]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求通相关成语

求通相关词语

关于求通的诗词更多 >>

上一个:求谒

下一个:求贤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