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明乐
【拼音】:shèng míng lè
【注音】:ㄕㄥˋㄇ一ㄥˊㄌㄜˋ
【结构】:圣(上下结构)明(左右结构)乐(独体结构)
【繁体】:聖明樂
词语解释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圣明乐[shèngmínglè]⒈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
引证解释⒈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引《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圣明乐》宋郭茂倩题解:“《乐苑》曰:‘《圣明乐》,开元中太常乐工马顺儿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也。’《隋书·乐志》曰:‘文帝开皇六年,高昌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於馆所听之,归而肄习,及客方献,先於前奏之,胡夷皆惊焉。’然则隋已有之矣。”
网络解释圣明乐圣明乐,读音是shèngmínglè,是一个汉语词汇,是古代一乐曲名。
综合释义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圣明乐》宋郭茂倩题解:“《乐苑》曰:‘《圣明乐》,开元中太常乐工马顺儿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也。’《隋书·乐志》曰:‘文帝开皇六年,高昌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於馆所听之,归而肄习,及客方献,先於前奏之,胡夷皆惊焉。’然则隋已有之矣。”
汉语大词典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圣明乐》宋郭茂倩题解:“《乐苑》曰:‘《圣明乐》,开元中太常乐工马顺儿造。又有《大圣明乐》,并商调曲也。’《隋书·乐志》曰:‘文帝开皇六年,高昌献《圣明乐》曲,帝令知音者于馆所听之,归而肄习,及客方献,先于前奏之,胡夷皆惊焉。’然则隋已有之矣。”
其他释义1.乐曲名。隋时传自高昌﹐至唐开元时又有新制。
读音:shèng
[shèng]
(1)(形)最崇高的:神~。
(2)(形)称学知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诗~。
(3)(名)指圣人:~贤。
(4)(名)封建社会尊称帝王:~旨。
读音:míng
[míng]
1. 亮,与“暗”相对:明亮。明媚。明净。明鉴(a.明镜;b.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c.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
2. 清楚: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
3.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
4. 公开,不隐蔽:明说。明讲。明处。
5. 能够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
6. 睿智:英明。贤明。明君。
7. 视觉,眼力:失明。
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 次(专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 中国朝代名:明代。
11. 姓。
读音:lè,yuè,lào
[lè]
[ lè ]1. 欢喜,快活:快乐。乐境。乐融融。乐不可支。其乐无穷。乐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乐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
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乐。逗乐。
3. 对某事甘心情愿:乐此不疲。乐善好(hào )施。
4. 笑:这事太可乐了。
[ yuè ]1. 声音,和谐成调的:音乐。声乐。乐池。乐音(有一定频率,和谐悦耳的声音)。乐歌(①音乐与歌曲;②有音乐伴奏的歌曲)。乐正(周代乐官之长)。乐府(原是中国汉代朝廷的音乐官署,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世把这类民歌或文人模拟的作品亦称作“乐府”)。
2. 姓。
[ lào ]1. 地名用字:河北省乐亭、山东省乐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