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位
【拼音】:zhì wèi
【结构】:致(左右结构)位(左右结构)
【拼音】:zhì wèi
词语解释1.辞去职位。2.谓达到某种职位。致位[zhìwèi]⒈辞去职位。⒉谓达到某种职位。
引证解释⒈辞去职位。引汉蔡邕《胡公碑》:“入録机事,听纳总己。致位就第,復拜司空。”宋曾巩《与杜相公书》:“閤下致位天子而归,始独得望舄履於门下。”⒉谓达到某种职位。引《后汉书·鲁恭传》:“恭荐中牟名士王方……方致位侍中。”唐武元衡《赠窦三中丞》诗:“报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网络解释致位致位,读音为zhìwèi,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辞去职位。
网友释义致位,读音为zhìwèi,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辞去职位。
汉语大词典(1).辞去职位。汉蔡邕《胡公碑》:“入录机事,听纳总己。致位就第,复拜司空。”宋曾巩《与杜相公书》:“閤下致位天子而归,始独得望舄履于门下。”(2).谓达到某种职位。《后汉书·鲁恭传》:“恭荐中牟名士王方……方致位侍中。”唐武元衡《赠窦三中丞》诗:“报恩如皎日,致位等青云。”
其他释义1.辞去职位。2.谓达到某种职位。
1.雕自以出于微贱,致位大臣,欲立效以报恩,论议抑扬,无所回避,省宫掖不急之费,禁约左右骄纵之臣,数讥切宠要,献替帷幄,帝亦深倚仗之。
2.先勾勒出人物的大致位置,然后仔细用铅笔打底稿,最后才正式用钢笔描线。
3.臣蒙先帝厚恩,致位郎署,受性疲怠,意望毕足,非敢希望高位,庶几显达。
4.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
5.况其子孙才行衰薄,官爵陵替,而犹卬然以门地自负,贩鬻松槚,依托富贵,弃廉忘耻,不知世人何为贵之!今三品以上,或以德行,或以勋劳,或以文学,致位贵显。
6.只知道黎昕落水的大致位置,但入水之后我却什么都看不见,刻舟求剑不适用于任何场景。
7.随意说出一个长沙地名,他就像报菜名一样说出这个地方的大致位置。
8.臣以寒贱,致位至此,忽为人诬以反,非陛下至明,臣无种矣。
9.因襄樊地区长期阴雨,以及过往重型车辆的碾压导致位于二广高速公路K148M处的汉丹铁路大桥单边出现多处积水陷坑,影响道路的安全通行。
10.“上舍之士,多致位通显,入玉堂,进框密,出则建节而试士,其余登甲科、举成均,牧民有善政,及撰述成一家言者,不可胜数。
读音:zhì
[zhì]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
读音:wèi
[wèi]
(1)(名)所在或所占的地 方:泊~|船~。
(2)(名)职位、地位。
(3)(名)特指皇帝的地位。
(4)(名)一个数中每个数码所占的位置:个~。
(5)(量)用于人(含敬意):诸~。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