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原理
【拼音】:chōng zú yuán lǐ
【繁体】:充足原理
【拼音】:chōng zú yuán lǐ
词语解释(Lawofsufficientreason)论理学上思考原理之一,亦称理由原理,谓凡百事物,皆自有其充足之理由也。叔本华分此原理为四类:1.物理的理由原理。即自然所起之变化,不可不有相当之原因。2.论理的理由原理、根据。如一言语表出一认识,不问其断定如何,皆不可不有相当之根据。3.数学的理由原理。事物之存在不能用论理学之方法加以证明,但能诉诸直观,而断定其存在,如二加三为五,决不能追询其何故为五是也。4.道德的理由原理。即人类行为之动机,不可不有相当之理由以为决定动作之标准。
读音:chōng
[chōng]
(1)(动)满;足:~分|~足(多到能满足需要)|~其量(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计;至多)。
(2)(动)装满;塞住:~电|~耳不闻。
(3)(动)担任;当:~当|~任(担任)。
(4)(动)冒充:~行家。
(5)姓。
读音:zú
[zú]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
读音:yuán
[yuán]
(1)(形)最初的;开始的:~始|~人|~生动物。
(2)(形)原来;本来:~地|~作者。
(3)(形)没加工的:~棉|~煤|~油。
(4)(Yuán)姓。
(5)(动)原谅:情有可~。
(6)(名)宽广平坦的地方:平~|高~|草~。
(7)同“塬”。
读音:lǐ
[lǐ]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