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鸭子上架
【拼音】:gǎn yā zi shàng jià
【简体】:赶鸭子上架
【繁体】:趕鴨子上架
词语解释⒈ 比喻强人所难,迫使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例:让他写文章犹如赶鸭子上架。英:makesb.dowhatisentirelybeyondhimjustasdrivingaduckontoaperch;赶鸭子上架[gǎnyāzishàngjià]⒈比喻强人所难,迫使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例让他写文章犹如赶鸭子上架。英makesb.dowhatisentirelybeyondhimjustasdrivingaduckontoaperch;
基础解释比喻迫使做能力所不及的事情:我不会唱,你偏叫我唱,不是~吗?也说打鸭子上架。
引证解释⒈ 比喻勉强别人做力所不及的事。引: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⒈比喻勉强别人做力所不及的事。引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网友释义〖词目〗赶鸭子上架〖近义词〗打鸭子上架
国语辞典⒈ (谚语)比喻勉强别人做能力不及的事。也作「赶著鸭子上架」。赶鸭子上架[gǎnyāzishàngjià]⒈(谚语)比喻勉强别人做能力不及的事。也作「赶著鸭子上架」。成语解释赶鸭子上架
辞典修订版(谚语)比喻勉强别人做能力不及的事。也作「赶着鸭子上架」。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谚语)比喻勉强别人做能力不及的事。亦作赶着鸭子上架。
出处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说着一把将我拖了起来,要我去看看。这是硬赶鸭子上架,我向她解释,去看也是没用。”
其他释义比喻强迫去做能力达不到的事情。
近义词 打鸭子上架
1.打着教育的旗号,我们赶鸭子上架似的让孩子从芭蕾到篮球,不停地学这个学那个。
2.哼唧……如果有一天、在之前没有一点上场经验的情况下,我的替补门将突然被赶鸭子上架,那我当然活该被骂。
3.以他南宫逸如今的修为而言,这齐天府根本就不是他能够踏足的领域,可眼前的人分明有一股子赶鸭子上架的口吻味道,赫然令南宫逸颦蹙了起来。
4.她可能觉得她这番话听起来有点凶多吉少,于是添了一个虽然自嘲但是还反映了部分实质内容的玩笑:制作电影真是门赶鸭子上架的艺术。
5.对于今天让我站在这里给大家讲如何度过关键的四年大学生活,其实有点赶鸭子上架。
6.华振,上!接着其他人也跟着起哄,我只好带着不情愿,接过王弘扬的麦赶鸭子上架了。
7.部队战备值班因循守旧、警惕性差,个别人存在当“和平兵”思想;部队训练像赶鸭子上架,大呼隆,一锅煮;各营站人才资源不均、过硬教练员短缺。
8.立夏立夏,看到我信息记得笑一下,就算赶鸭子上架,也要让你快乐一夏。愿你的笑容就跟夏天的阳光一样灿烂,每天都乐开花!
9.至于,我们的主角则只是一个被赶鸭子上架的并不普通的普通人,他该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却有令人心潮澎湃的超级英雄世界生活下去。
10.你一定会同情被赶鸭子上架的卡里克和弗莱彻。
读音:gǎn
[gǎn]
(1)(动)(基本义):追:追
(2)(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路|~任务|他骑着车飞也似地往厂里~。
(3)(动)驾御:~驴|~大车。
(4)(动)驱逐:~苍蝇。
(5)遇到(某种情况);趁着(某个时机):~巧|~上一场雨。
(6)(介)用在时间词前面表示等到某个时候:~明儿咱们也去|~年再回家。
读音:yā
[yā]
(名)(~子)鸟类的一科;通常指家鸭:~雏|~蛋|~蛋黄|~舌帽。
读音:zǐ
[zi]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shàng,shǎng
[shàng]
[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读音:jià
[jià]
(1)(名)(~儿)架子
(2):房~|衣~儿。
(3)(动)支撑;支起:~桥|~电线|梯子~在树旁。
(4)(动)招架:拿枪~住砍过来的刀。
(5)(动)绑架。
(6)(动)殴打;争吵:打~|吵~|劝~。
(7)量词。ɑ)用于有支柱的或有机械的东西:一~机器|几百~飞机|一~钢琴。b)〈方〉山一座叫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