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不获命
【拼音】:cí bù huò mìng
【注音】:ㄘˊㄅㄨˋㄏㄨㄛˋㄇ一ㄥˋ
【词性】:成语。
【简体】:辞不获命
【繁体】:辭不獲命
词语解释谓辞谢而未获允许。辞不获命[cíbùhuòmìng]⒈谓辞谢而未获允许。
引证解释⒈谓辞谢而未获允许。引《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孔子家语·弟子行》:“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於赐,天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综合释义指辞谢而未获允许。卫交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天壹而三焉,赐也~,以所见者对矣。◎《孔子家语·弟子行》辞不获命[cíbùhuòmìng]辞谢却得不到允许。庄子˙天地: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宋˙魏了翁˙奏乞降便宜诏书:臣误蒙圣恩骤陞宥府,专征阃外,假以便宜黜陟之典,非臣所克负荷,辞不获命,冒昧祗承。辞不获命[cíbùhuòmìng]辞谢却得不到允许。《庄子.天地》:「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宋.魏了翁〈奏乞降便宜诏书〉:「臣误蒙圣恩骤陞宥府,专征阃外,假以便宜黜陟之典,非臣所克负荷,辞不获命,冒昧祗承。」
汉语大词典谓辞谢而未获允许。《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孔子家语·弟子行》:“卫将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天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
国语辞典辞谢却得不到允许。辞不获命[cíbùhuòmìng]⒈辞谢却得不到允许。引《庄子·天地》:「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宋·魏了翁〈奏乞降便宜诏书〉:「臣误蒙圣恩骤升宥府,专征阃外,假以便宜黜陟之典,非臣所克负荷,辞不获命,冒昧祗承。」成语解释辞不获命
辞典修订版辞谢却得不到允许。《庄子.天地》:「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宋.魏了翁〈奏乞降便宜诏书〉:「臣误蒙圣恩骤陞宥府,专征阃外,假以便宜黜陟之典,非臣所克负荷,辞不获命,冒昧祗承。」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辞谢却得不到允许。庄子˙天地: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宋˙魏了翁˙奏乞降便宜诏书:臣误蒙圣恩骤陞宥府,专征阃外,假以便宜黜陟之典,非臣所克负荷,辞不获命,冒昧祗承。
出处《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其他释义指辞谢而未获允许。
1.卫交军文子问二三子之于赐,天壹而三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孔子家语·弟子行》
读音:cí
[cí]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读音:bù
[bù]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读音:huò
[huò]
(1)(动)捉住;擒住:捕~|俘~。
(2)(动)得到;获得:~胜|~奖|~罪|~救。
(3)(动)收割:收~。
读音:mìng
[mìng]
(1)(名)生命;性命。
(2)(名)命运
(3)(名):算~。
(4)(名)(动)命令
(5)(名);指派:~驾。
(6)(名)(名)命令
(7)(名);指示:奉~|待~。
(8)(名)(动)给与(名称等):~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