役使
【拼音】:yì shǐ
【注音】:一ˋㄕˇ
【词性】:动词。
【结构】:役(左右结构)使(左右结构)
【简体】:役使
【繁体】:役使
词语解释役使yìshǐ。(1)使用牲畜。(2)强迫使用人力;使唤;驱使。役使[yìshǐ]⒈使用牲畜。例役使牲口。英work(ananimal);⒉强迫使用人力;使唤;驱使。例役使奴婢。英useasaservant;
基础解释(动)使唤(牲畜);强迫使用(人力)。
引证解释⒈驱使;支配。引《管子·轻重丁》:“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三:“因为他们天天在工厂作工,天天役使自然,利用自然,所以他们也了解自然了。”⒉供服役的人。引《汉书·李寻传》:“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颜师古注:“营谓绕也。”清黄钧宰《金壶浪墨·果勇夫人》:“居十日,各帅遣都守驰候果勇,见左右役使皆叛党。”
网络解释役使役使,拼音为yìshǐ,汉语词汇,是差遣的意思。出自《管子·轻重丁》。
综合释义驱使;支配。《管子·轻重丁》:“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三:“因为他们天天在工厂作工,天天役使自然,利用自然,所以他们也了解自然了。”供服役的人。《汉书·李寻传》:“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颜师古注:“营谓绕也。”清黄钧宰《金壶浪墨·果勇夫人》:“居十日,各帅遣都守驰候果勇,见左右役使皆叛党。”
汉语大词典(1).驱使;支配。《管子·轻重丁》:“故智者役使鬼神,而愚者信之。”《三国志·魏志·东夷传》:“二郡有军征赋调,供给役使,遇之如民。”李大钊《物质变动与道德变动》三:“因为他们天天在工厂作工,天天役使自然,利用自然,所以他们也了解自然了。”(2).供服役的人。《汉书·李寻传》:“日且入,为妻妾役使所营。”颜师古注:“营谓绕也。”清黄钧宰《金壶浪墨·果勇夫人》:“居十日,各帅遣都守驰候果勇,见左右役使皆叛党。”
国语辞典差遣、使唤。役使[yìshǐ]⒈差遣、使唤。引《史记·卷二三·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箓役使鬼神,设章醮以通上界,建考照以达冥途。」近驱使驱策使令英语toputtowork(servantoranimal),tomakeuseofforlabor德语Werk(S)
辞典修订版差遣、使唤。《史记.卷二三.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最下者行持符籙役使鬼神,设章醮以通上界,建考照以达冥途。」
其他释义差遣使用:富贵人家,役使奴僮。
1.被认为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达到除邪消灾、逢凶化吉的目的。
2.人是唯一做奴隶又役使奴隶的动物。
3.武道之人,以肉身之躯,参悟天地大道,掌控强横力量,神游九天,瞬忽万里,更能役使诸天神力,足以撼天动地……轩辕逸,曾是家族的“废材”。
4.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5.尽管他们为贪婪所役使,但仍显示出惊人勇气、机智和百折不挠的乐观。
6.我们都因为役使你们而成了罪恶的人?
7.尽避他们为贪婪所役使,但仍显示出惊人勇气、机智和百折不挠的乐观。
8.役使白象是非法的,因为白象是神物。
9.可没料到,秦泥将这黄云操纵得极为娴熟,如臂役使,这片黄云如一群土蜂般,灵活地空中打了个旋,转了向,继续追随在闻人身后。
10.店门口是支着的木架,但很少再有人把骡马牵过来绑在这个木架上了,这古老的技艺只能再役使它的最后一批工匠。
读音:yì
[yì]
(1)(名)需要出劳力的事:劳~|徭~。
(2)(名)兵役:服~|现~|退~|预备~。
(3)(动)驱使:奴~。
(4)(名)旧时指供使唤的人:仆~|衙~。
(5)(名)战争;战役。
读音:shǐ
[shǐ]
1. 用: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
2. 派,差谴:使唤。使命。使女。
3. 让,令,叫:迫使。
4. 假若:假使。即使。
5. 奉命办事的人:使者。大使。公使。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