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道而行
【拼音】:zhí dào ér xíng
【注音】:ㄓˊㄉㄠˋㄦˊㄒ一ㄥˊ
【词性】:成语。
【简体】:直道而行
【繁体】:直道而行
词语解释直道而行zhídàoérxíng。直道而行[zhídàoérxíng]⒈行正直之道,任何事情都属于诚实不欺地去做。直:用如使动词,使正直。《论语·卫灵公》有“直道而行”的话。例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英toactwithintegrity;
基础解释行正直之道,任何事情都属于诚实不欺地去做。直:用如使动词,使正直。《论语·卫灵公》有“直道而行”的话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引证解释⒈按照正道行事。引《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朱熹集注:“直道,无私曲也。”《后汉书·韦彪传》:“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在其所以磨之故也。”《隋书·梁毗传》:“(梁)毗既出宪司,復典京邑,直道而行,无所迴避,颇失权贵心,由是出为西寧州刺史,改封邯郸县侯。”鲁迅《三闲集·我的态度气量和年纪》:“这次对于创造社,是的,‘不敬得很’,未免有些不‘庄严’;即使我以为是直道而行,他们也仍可认为‘尖酸刻薄’。”
综合释义直道而行[zhídàoérxíng]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事。《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隋书.卷六二.梁毗传》:「毗既出宪司,复典京邑,直道而行,无所回避。」
国语辞典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事。直道而行[zhídàoérxíng]⒈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事。引《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隋书·卷六二·梁毗传》:「毗既出宪司,复典京邑,直道而行,无所回避。」英语lit.togostraight(idiom,fromAnalects);toactwithintegrity法语(lit.)allertoutdroit(dictondesAnalectes),agiravecintégrité成语解释直道而行
辞典修订版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事。《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隋书.卷六二.梁毗传》:「毗既出宪司,复典京邑,直道而行,无所回避。」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事。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隋书˙卷六十二˙梁毗传:毗既出宪司,复典京邑,直道而行,无所回避。
出处《论语·卫灵公》:“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其他释义直道:正路。沿着直的道路走。比喻办事公正。
近义词 正道直行
1.正气可敬,却微嫌刚愎,行事直道而行,不说后果,因而把一些游离分子都逼到阉党那面。
2.唯为官为人,当直道而行,宵小之徒,岂可言政?
3.小李一向做事直道而行,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4.张先生治学之道为‘修辞立其诚’,立身之道为‘直道而行’,此其大略也。
5.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
6.俭则寡欲,可以直道而行;侈则多欲,则会枉道速祸。
7.这首诗直道而行,明白易懂。
8.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9.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10.马周见事敏速,性甚贞正,至于论量人物,直道而行,朕比任使,多所称意。
读音:zhí
[zhí]
(1)(形)成直线的。
(2)(形)跟地面垂直的:~升|~上。
(3)(形)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行的文字。
(4)(动)挺直;使笔直:~起腰来。
(5)(形)公正的;正义的:正~。
(6)(形)直爽;直截:~性子。
(7)(名)汉字的笔画;即“竖”。
(8)(副)一直:~奔|~达|~捣|~到|~至。
(9)(副)一个劲儿;不断地:~哭|~笑。(Zhí)姓。
读音:dào
[dào]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读音:ér
[ér]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