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露篆
【拼音】:chuí lù zhuàn
【结构】:垂(独体结构)露(上下结构)篆(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小篆的一种,是篆书的异体。
综合释义小篆的一种,是篆书的异体。垂露是指竖划收笔如滴露一样,笔触温润,行笔工整。垂露本是书法术语。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东汉蔡邕《九势》称:“护尾,点画势尽力收之。”护尾与藏头的用笔方法,笔势逆入而反收,逆则强健得势,收则显示笔有余力。北宋米芾“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论点,即从“护尾”扩展而来。
读音:chuí
[chuí]
(1)(动)耷拉下来:~柳。
(2)(动)留传:人民英雄永~不朽。
(3)(副)将、将要:~老。
(4)(名)敬辞;用于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念。
读音:lòu,lù
[lù]
[ lù ]1. 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zhāo )露。甘露。
2. 在室外,无遮盖:露天。露宿。露营。
3. 加入药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饮料或药剂:露酒。枇杷露。
4. 滋润:覆露万民。
5. 表现,显现: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缄的文书;c.檄文;d.捷报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 lòu ]1. 用于一些口语词语,如“露怯”、“露马脚”。
读音:zhuàn
[zhuàn]
(1)(名)汉字形体的一种:~刻|~书|~文|~字。
(2)(动)写篆书:~额。
(3)(名)指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