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铃
【拼音】:bǎi zǐ líng
【注音】:ㄅㄞˇㄗˇㄌ一ㄥˊ
【结构】:百(上下结构)子(独体结构)铃(左右结构)
【繁体】:百子鈴
词语解释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百子铃[bǎizǐlíng]⒈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
引证解释⒈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引晋王嘉《拾遗记·魏》:“帝(魏文帝)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鏤金为轮輞,丹画其轂,軛前有杂宝为龙凤,衔百子铃,鏘鏘和鸣,响於林野。”唐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
综合释义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晋王嘉《拾遗记·魏》:“帝(魏文帝)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鏤金为轮輞,丹画其轂,軛前有杂宝为龙凤,衔百子铃,鏘鏘和鸣,响於林野。”唐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百子铃[bǎizǐlíng]
汉语大词典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晋王嘉《拾遗记·魏》:“帝(魏文帝)以文车十乘迎之,车皆镂金为轮辋,丹画其毂,轭前有杂宝为龙凤,衔百子铃,锵锵和鸣,响于林野。”唐司空曙《和耿拾遗元日观早朝》:“门响双鱼钥,车喧百子铃。”
其他释义1.古代车上所系的一种成串的铃。
读音:bǎi
[bǎi]
(1)(名)数目十个十:二~个学生。
(2)(名)表示很多:~货|~花齐放|~科全书。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读音:líng
[líng]
(1)(名)(~儿)用金属制成的响器;常见的有球形的和钟形的。
(2)(名)铃状物:哑~|杠~|棉~。
(3)(名)蕾铃: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