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鼓之皮
【拼音】:bài gǔ zhī pí
【注音】:ㄅㄞˋㄍㄨˇㄓㄆ一ˊ
【词性】:成语。
【简体】:败鼓之皮
【繁体】:敗鼓之皮
词语解释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⒈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
综合释义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败鼓之皮[bàigǔzhīpí]破鼓的皮。可为中药药材。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医师之良也。
网友释义偏正式成语,败:破旧。破鼓皮可作药材。比喻虽微贱,却是有用的东西。语出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国语辞典破鼓的皮。可为中药药材。败鼓之皮[bàigǔzhīpí]⒈破鼓的皮。可为中药药材。引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医师之良也。」成语解释败鼓之皮
辞典修订版破鼓的皮。可为中药药材。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医师之良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破鼓的皮。可为中药药材。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医师之良也。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近义词 牛溲马勃
1.“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2.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硃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
3.【牛溲马勃】典出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10166/造句网)
读音:bài
[bài]
(1)(动)输;失利:失~|~局。
(2)(动)打败;使失败:击~|大~敌军。
(3)(动)失败;不成功:~诉|~笔。
(4)(动)毁坏;搞坏:~坏|伤风~俗。
(5)(动)解除;消除:~毒|~火。
(6)(动)破旧;腐烂;凋谢:腐~|开不~的花朵。
读音:gǔ
[gǔ]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读音:zhī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读音:pí
[pí]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