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舞
【拼音】:bái wǔ
【结构】:白(独体结构)舞(上下结构)
词语解释唐燕乐舞名。白舞[báiwǔ]⒈唐燕乐舞名。
引证解释⒈唐燕乐舞名。引《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西凉伎》……白舞一人,方舞四人。”
网络解释白舞白舞是中国六朝杂舞名,最早出现在三国末期的吴国地区,盛行于六朝,流传至隋、唐。”白舞的音乐伴奏是丰富多彩的,有笳琴合奏,有弦管交响,还有钟、磬、鼓等打击乐器,有时还有独奏或清唱伴舞。
汉语大词典唐燕乐舞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西凉伎》……白舞一人,方舞四人。”
其他释义1.唐燕乐舞名。
1.蒋志的黑白摄影表现了两位并置相依的黑白舞者,其对比十分鲜明,令人惊异。
读音:bái
[bái]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读音:wǔ
[wǔ]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