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
【拼音】:bì lì
【注音】:ㄅ一ˋㄌ一ˋ
【结构】:毕(上下结构)力(独体结构)
【繁体】:畢力
词语解释毕力bìlì。(1)尽力;竭力。
基础解释[withone/'sallstrength]尽力;竭力吾与汝毕力平险。——《列子·汤问》
引证解释⒈尽力;全力。引《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唐杜牧《燕将录》:“於是任智画策,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清邵懿辰《赠陈蓺叔序》:“余尤愿蓺叔益坚程朱之问学,而毕力於所已治之经。”
网络解释毕力毕力,汉语词汇。
释义尽力;全力。
综合释义尽力;全力。《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唐杜牧《燕将录》:“於是任智画策,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清邵懿辰《赠陈蓺叔序》:“余尤愿蓺叔益坚程朱之问学,而毕力於所已治之经。”毕力[bìlì]
汉语大词典尽力;全力。《列子·汤问》:“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唐杜牧《燕将录》:“于是任智画策,仗猛将,练精兵,毕力再举涉河。”清邵懿辰《赠陈蓺叔序》:“余尤愿蓺叔益坚程朱之问学,而毕力于所已治之经。”
其他释义1.尽力;全力。
1.乙夜忘疲,毕力为民谋幸福;未来焕彩,丹心报国献中华。
2.从改革开放发轫至今,山西历任领导虽荜路蓝缕、殚精毕力,却难以阻挡山西区域经济地位的“下行”。
3.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
4.《长征》副刊,远接万水千山之血脉,近承三军将士之厚望,毕力耕耘,铁笔如犁开园圃;解衣盘礴,云烟作墨绘华章。
5.然而,新巴尔虎左旗新宝力格苏木贡诺尔嘎查党员中心户斯琴高娃家却充满了浓浓暖意,牧民毕力坐在沙发上,高兴地向斯琴高娃“汇报”着自己的生活变化。
6.在跨越整个乌拉特草原时,范长江先生一行人曾在中旗海流图河边住了一宿,后来在松稻岭,也就是现在的后旗获各琦苏木毕力其尔嘎查住了一宿。
7.苏德毕力格在家里负责用手机、电脑联系业务,妻子乌日娜负责在施工现场检查和指导。
8.若甚暇且易,而其坚完蕃茂,它人毕力莫能及。
9.5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免去海明同志中共西乌珠穆沁旗委书记的职务,任命斯琴毕力格同志为中共西乌珠穆沁旗委书记。
10.从扎鲁特旗北部巴雅尔图胡硕镇境内的304国道出来,缓坡而下,不远就是毕力根达来现代化联合生态家庭牧场。
读音:bì
[bì]
(1)(副)完结;完成:锋芒~露|凶相~露。
(2)(副)〈书〉完全。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姓。
读音:lì
[lì]
(1)(名)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作用叫做力。力有三个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名)力量;能力:人~|物~|说服~|战斗~。
(3)(名)专指体力:大~士|四肢无~。
(4)(名)尽力;努力:~争上游|工作不~。
(5)(名)(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