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盲辨色
【拼音】:yǐ máng biàn sè
【注音】:一ˇㄇㄤˊㄅ一ㄢˋㄙㄜˋ
【词性】:成语。
【简体】:以盲辨色
【繁体】:以盲辨色
词语解释用盲眼去辨别色彩。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⒈让盲人去分辨颜色。比喻缺乏必要条件,事情无法弄清楚。
基础解释意思是比喻缺乏必要条件,事情无法弄清楚。
网友释义【词目】以盲辨色【读音】yǐmángbiànsè【释义】让盲人去分辨颜色。比喻缺乏必要条件,事情无法弄清楚。【出处】《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国语辞典用瞎了的眼睛来辨别颜色。比喻不可能分辨清楚。以盲辨色[yǐmángbiànsè]⒈用瞎了的眼睛来辨别颜色。比喻不可能分辨清楚。引《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成语解释以盲辨色
辞典修订版用瞎了的眼睛来辨别颜色。比喻不可能分辨清楚。《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用瞎了的眼睛来辨别颜色。比喻不可能分辨清楚。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出处《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其他释义让盲人去分辨颜色。比喻缺乏必要条件,事情无法弄清楚。
1.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
读音:yǐ
[yǐ]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
读音:máng
[máng]
(名)看不见东西;瞎:~人|文~|色~。
读音:biàn
[biàn]
(动)区别;分析:分~|~别|明~。
读音:sè,shǎi
[sè]
[ sè ]1.颜色:红~。绿~。
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厉内荏。
3.情景;景象:景~。荷塘月~。
4.种类:各~货品。花~齐全。
5.质量:成~。足~。
6.情欲。
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艺双绝。
[ shǎi ]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