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鸡柱
【拼音】:jīn jī zhù
【注音】:ㄐ一ㄣㄐ一ㄓㄨˋ
【结构】:金(上下结构)鸡(左右结构)柱(左右结构)
【繁体】:金雞柱
词语解释即金鸡竿。
引证解释⒈即金鸡竿。参见“金鸡竿”。引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北齐每赦宥,则于閶闔门前树金鸡柱,下取少土,云佩之利官,数日间遂成坑,所司亦不禁约。”
网络解释金鸡柱'
综合释义即金鸡竿。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北齐每赦宥,则于閶闔门前树金鸡柱,下取少土,云佩之利官,数日间遂成坑,所司亦不禁约。”参见“金鸡竿”。
汉语大词典即金鸡竿。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北齐每赦宥,则于阊阖门前树金鸡柱,下取少土,云佩之利官,数日间遂成坑,所司亦不禁约。”参见“金鸡竿”。《汉语大词典》:金鸡竿(金鸡竿) 拼音:jīnjīgān古代大赦时竖立的设有金鸡的高杆。唐杨巨源《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凤楼门下宣赦上相公》诗之一:“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旧唐书·敬宗纪》:“先是鄠县令崔发坐误辱中官下狱,是日,与诸囚陈于金鸡竿下俟释放。”宋吴自牧《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上登楼临轩,立金鸡竿放赦,如明禋礼同。”参见“金鸡”。
其他释义1.即金鸡竿。
读音:jīn
[jīn]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读音:jī
[jī]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读音:zhù
[zhù]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