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垞
【拼音】:zhú chá
【注音】:ㄓㄨˊㄔㄚˊ
【结构】:竹(左右结构)垞(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清朱彝尊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竹垞[zhúchá]⒈清朱彝尊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
引证解释⒈清朱彝尊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引清查慎行《逆水逆风歌戏呈竹垞》:“却咲竹垞老,与我同舟还遇风。”
网络解释竹垞竹垞
综合释义竹垞学派是清人朱彝尊所创立的学派。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此学派因其号而名。朱彝尊博洽多闻,通经史,能诗词古文,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诗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南朱北王”。清查慎行《逆水逆风歌戏呈竹垞》:“却咲竹垞老,与我同舟还遇风。”
汉语大词典清朱彝尊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清查慎行《逆水逆风歌戏呈竹垞》:“却笑竹垞老,与我同舟还遇风。”
其他释义1.清朱彝尊别号。因家有竹垞﹐故称。
1.其“本来通碧汉,原不限红墙”二语,可见自身行踪,本难尽秘,竹垞已自知之矣。
读音:zhú
[zhú]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读音:chá
[chá]
(名)小土丘;多用于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