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险
【拼音】:chán xiǎn
【注音】:ㄔㄢˊㄒ一ㄢˇ
【结构】:巉(左右结构)险(左右结构)
【繁体】:巉險
词语解释1.亦作'巉险'。2.高峻;险峻。3.凶险,尖刻。
基础解释见/'巉崄/'。
引证解释⒈见“巉嶮”。
综合释义见/巉崄/。
汉语大词典见“巉崄”。《汉语大词典》:巉崄(巉崄) 拼音:chánxiǎn亦作“巉险”。(1).高峻;险峻。《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鳞眴,栈齴巉崄。”吕向注:“皆殿阶高峻之貌。”晋左思《吴都赋》:“陵绝嶛嶕,聿越巉险。”(2).凶险,尖刻。《明史·黄道周传》:“上急催科,则下急贿赂;上乐锲覈,则下乐巉险。”清平步青《霞外捃屑·论文·国语》:“数语巉险可怖,而文则曲折纵横,峭削奇特。”
其他释义1.见'巉崄'。
读音:chán
[chán]
(形)〈书〉山势高险:~峻|~岩。
读音:xiǎn
[xiǎn]
(1)(形)地势不平坦;险恶不容易通过的地方:天~|~要|~峰。
(2)(形)遭到不幸或发生灾难的可能:~象|~境|~工|~情。
(3)(形)狠毒:阴~。
(4)(形)险些:~遭不幸|~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