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巴罕
【拼音】:yī sī bā hǎn
【繁体】:伊斯巴罕
【拼音】:yī sī bā hǎn
词语解释(IspahanorIsfahan)地名。或作亦思弗罕、亦思法杭。在伊朗德黑兰之南。昔时颇繁盛,公元十四世纪中蒙古人东征被毁,后渐恢复。十七世纪时,阿拔斯第一定都于此。一七二二年阿富汗人肆行焚掠后,由是渐次衰落,然仍不失为伊朗宗教之中心地。产烟草、陶器、玻璃、麻布等。
读音:yī
[yī]
1. 彼,他,她:伊说。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2. 文言助词:下车伊始。伊谁之力?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3. 姓。
读音:sī
[sī]
(1)(代)这;这个;这里。
(2)(副)乃;就。
读音:bā
[bā]
(1)(动)盼望:~望|眼~~。
(2)(动)紧贴:~着墙。
(3)(动)粘住:粥~锅了。
(4)(名)粘在别的东西上的东西:锅~。
(5)(动)〈方〉挨着:前不着村;后不~店。
(6)(动)〈方〉张开:眨~。
(7)(名)周朝国名;在今四川东部。
(8)(名)指四川东部。
(9)(名)姓。
(10)(量)气压的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一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百万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11)(量)压强单位;一巴等于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受到一达因作用力的压强。
读音:hǎn
[hǎn]
(1)(形)稀少:希~|~见|~闻|~有|人迹~至。
(2)(Hǎ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