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姆
【拼音】:qiāng mǔ
【繁体】:羌姆
【英语】:Ch′iang Mu
【拼音】:qiāng mǔ
网友释义羌姆,是西藏寺院宗教舞蹈。汉译为“面具舞”“跳神”“跳鬼”“傩舞”等。舞时有鼓、钹、唢呐、长号伴奏。舞者均戴形象各异的面具,身穿各式服装。历史悠久,产生于公元8世纪。莲花生到西藏传法,与本教发生冲突,他便在吐蕃原有的宗教舞、祭祀礼仪等基础上,加入印度的部分密乘舞,改编出吐蕃宗教界和群众都接受的舞,并以此来弘扬佛法。如兽舞、鼓舞等为本教舞,如戴人骨花环的金刚力士舞等为外来成分。举行羌姆时,先举行牲祭仪式(以物代之),器乐长鸣,接着群神和各种动物出场,由缓渐快舞成一圈。其中有凶神舞、骷髅舞、神牛舞、神鹿舞、金刚舞、护法神舞等,一段接一段,每个舞蹈均有特定而丰富的宗教内容。在段与段之间,插空表演摔...
读音:qiāng
[qiāng]
(1)(名)我国古代民族;东晋时曾建立后秦国(公元384…417)。
(2)(名)羌族;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四川:~族。
读音:mǔ
[mǔ]
1. 〔保姆〕①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料理家务的妇女;②保育员的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