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素
【拼音】:qiān sù
【注音】:ㄑ一ㄢㄙㄨˋ
【结构】:铅(左右结构)素(上下结构)
【简体】:铅素
【繁体】:鉛素
词语解释1.笔和纸。2.谓素白的容貌。铅素[qiānsù]⒈笔和纸。⒉谓素白的容貌。
基础解释笔和纸。谓素白的容貌。
引证解释⒈笔和纸。引宋无名氏《翰苑新书》:“人拾青紫,家怀铅素;求古文于孔壁,收竹书于汲冢。”⒉谓素白的容貌。引明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诗:“当时如花人,曾此照铅素。”
综合释义笔和纸。宋无名氏《翰苑新书》:“人拾青紫,家怀铅素;求古文于孔壁,收竹书于汲冢。”谓素白的容貌。明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诗:“当时如花人,曾此照铅素。”
汉语大词典(1).笔和纸。宋无名氏《翰苑新书》:“人拾青紫,家怀铅素;求古文于孔壁,收竹书于汲冢。”(2).谓素白的容貌。明徐渭《与杨子完步浣纱溪梁有怀西施之乡》诗:“当时如花人,曾此照铅素。”
国语辞典铅,铅粉笔。素,白绢。铅素即古人用以书写的笔和纸。铅素[qiānsù]⒈铅,铅粉笔。素,白绢。铅素即古人用以书写的笔和纸。
其他释义1.笔和纸。2.谓素白的容貌。
读音:qiān,yán
[qiān]
[ qiān ]1.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包皮等之用:铅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铅球。
2.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铅笔。铅椠(铅粉笔和木板,古人用以书写的工具,借指著作校勘)。
[ yán ]1. 〔铅山〕地名,在中国江西省。
2. (鉛)
读音:sù
[sù]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