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六义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六义

六义

【拼音】:liù yì

【注音】:ㄌ一ㄡˋ一ˋ

【结构】:六(独体结构)义(独体结构)

【简体】:六义

【繁体】:六義

解释

词语解释亦称“六诗”。指六书。六义[liùyì]⒈亦称“六诗”。指六书。

基础解释1.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2.指六书。

引证解释⒈亦称“六诗”。引《〈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孔颖达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近人认为:风是各国的歌谣,雅是周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后指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的精神和原则。唐孟郊《读张碧集》诗:“天寳太白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唐罗隐《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诗:“閒寻綺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⒉指六书。参见“六书”。引《晋书·卫恒传》:“有沮诵、仓頡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覩鸟跡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清曹寅《夜饮和培山眼镜歌》:“六义精严神不灭,万象芸芸亲手泽。”

网络解释六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综合释义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孔颖达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近人认为:风是各国的歌谣,雅是周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后指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的精神和原则。唐孟郊《读张碧集》诗:“天寳太白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唐罗隐《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诗:“閒寻綺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指六书。《晋书·卫恒传》:“有沮诵、仓頡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覩鸟跡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清曹寅《夜饮和培山眼镜歌》:“六义精严神不灭,万象芸芸亲手泽。”参见“六书”。

汉语大词典(1).亦称“六诗”。《〈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孔颖达疏:“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非别有篇卷也。”近人认为:风是各国的歌谣,雅是周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后指以《诗经》为代表的文学创作的精神和原则。唐孟郊《读张碧集》诗:“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唐罗隐《广陵李仆射借示近诗因投献》诗:“閒寻绮思千花丽,静想高吟六义清。”(2).指六书。《晋书·卫恒传》:“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声,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长是也。”清曹寅《夜饮和培山眼镜歌》:“六义精严神不灭,万象芸芸亲手泽。”参见“六书”。

国语辞典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见《毛诗.大序》。大抵说来,风为各国的歌谣、雅是周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此三种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六义[liùyì]⒈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见《毛诗·大序》。大抵说来,风为各国的歌谣、雅是周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此三种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辞典修订版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见《毛诗.大序》。大抵说来,风为各国的歌谣、雅是周王畿的歌曲、颂是庙堂祭祀的乐歌,此三种是《诗经》的三种体制;赋是敷陈其事、比是指物譬喻、兴是借物起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内容的方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自商暨周,雅颂圆备,四始彪炳,六义环深。」

其他释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

字义分解

读音:liù

[liù]

1.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六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法)。六甲。六艺(a.古时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b.六经)。六欲(佛教名词,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种欲望)。六合(“东”、“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六亲(较早是指“父”、“母”、“妻”、“子”、“兄”、“弟”;泛指所有亲属)。六经(六种儒家经典,即《诗》、《书》、《易》、《礼》、《乐》、《春秋》)。六畜(六种家畜,指“猪”、“牛”、“羊”、“马”、“鸡”、“狗”)。六朝(cháo)(“吴”、“东晋”、“宋”、“齐”、“梁”、“陈”,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后又泛称“南北朝”)。六腑(中医指“胃”、“胆”、“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言诗。六弦琴。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5”。

读音:yì

[yì]

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

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

3.  情谊:义气。恩义。义重如山。

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

5.  指认为亲属的:义父。

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义齿。义肢。

7.  姓。

六义相关成语

六义相关词语

关于六义的诗词更多 >>

包含六义的歇后语

上一个:解义

下一个:难义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