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步龙行
【拼音】:hǔ bù lóng xíng
【繁体】:虎步龍行
【拼音】:hǔ bù lóng xíng
词语解释⒈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虎步龙行[hǔbùlóngxíng]⒈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
基础解释比喻庄重威武的仪态。
引证解释⒈ 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引:柳弃疾《寄少华甬上即效其体》诗之二:“虎步龙行属寄奴,一时瑜亮有黄鬚。”⒈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凡,如龙虎之姿。引柳弃疾《寄少华甬上即效其体》诗之二:“虎步龙行属寄奴,一时瑜亮有黄鬚。”
综合释义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回虎步龙行[hǔbùlóngxíng]比喻庄重威武的仪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痛史.第一零回》:「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虎步龙行。」也作「龙行虎步」。
国语辞典⒈ 比喻庄重威武的仪态。元·无名氏也作「龙行虎步」。引:《抱妆盒·第四折》:「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痛史·第一〇回》:「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虎步龙行。」虎步龙行[hǔbùlóngxíng]⒈比喻庄重威武的仪态。元·无名氏也作「龙行虎步」。引《抱妆盒·第四折》:「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痛史·第一〇回》:「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虎步龙行。」成语解释虎步龙行
辞典修订版比喻庄重威武的仪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痛史.第一零回》:「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虎步龙行。」也作「龙行虎步」。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比喻庄重威武的仪态。元˙无名氏˙抱妆盒˙第四折:少年寄养楚宫中,虎步龙行自不同。痛史˙第十回:只见那人生得面如冠玉,唇若涂朱,眉清目秀,虎步龙行。亦作龙行虎步。
出处《宋书·武帝纪上》:“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
其他释义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反义词 龙行虎步
1.只见他衣饰华美,气度昂然,虎步龙行,踌躇志满,一行走,一行与四下里群豪笑语致意。
2.人气轩昂,虎步龙行,锋藏锷敛,黑发散拉,又是一翩翩男子。
3.神爽朗,冰心玉骨,气轩昂,虎步龙行。
4.随后,明七就看到演武场的入口处一队金甲卫士簇拥着几个人鱼贯而来,其中一人四十余岁,器宇轩昂虎步龙行,一看就有一种久居上位的气概。
5.魔尊低声叫了一个名字,立刻从殿外走进来一个暗藏七尺,虎步龙行的男子,背负长枪硬弓,腰悬箭囊。
6.星无极向着西门贺迈步,虎步龙行,他每迈动一步,西门贺的心脏就伴随着节奏抽搐一次……
7.说完,男子虎步龙行,朝着秦明走来,迈步间,一道龙影浮现,随着迈步,由虚幻趋于真实。
8.他走起路来昂首阔步,虎步龙行,竟隐隐透着一丝宗师的风范。
9.说完,陈狗剩扭头就走,脚步沉定,虎步龙行,丝毫没有喝多了的迹象。
10.先出手的是虎子,虎步龙行,拳头直指对手脸部。
读音:hǔ
[hǔ]
读音:bù
[bù]
(1)(名)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脚步:正~|跑~|寸~难移|走了一~棋。
(2)(名)阶段:事情一~比一~顺利。
(3)(名)地步;境地:不幸落到这一~。
(4)(量)旧制长度单位:一步等于五尺。
(5)(动)用脚走:~入会场|亦~亦趋。
(6)(动)〈书〉踩;踏:~人后尘。
(7)(动)〈方〉用脚步等量地:~一~这块地够不够三亩。
(8)姓。
读音:lóng
[lóng]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读音:háng,xíng
[xíng]
[ háng ]1.行列:双~|杨柳成~。
2.排行:您~几?
3.行业:内~|同~|在~|懂~。
4.某些营业机构:商~|银~|车~。
5.用于成行的东西:一~字|几~树|两~眼泪。
[ xíng ]1.行为举止:品~|操~|德~。
2.走、走路:直~|前~|寸步难~。
3.前往:南~|与子偕~。
4.流动、流通:发~|运~|风~一时。
5.做、从事、实施:~医|~善|实~。
6.可以:只要尽力去做就~了。
7.能干、能力强:你真~。
8.行书的简称:~草|~楷|真~。
9.不久、将要:~将就木。
10.一种乐府和古诗的体裁:〈短歌行〉|〈琵琶行〉。
11.量词,计算酌酒奉客的单位:宾主百拜,而酒三行。(汉.扬雄《法言.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