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源
【拼音】:xiān yuán
【注音】:ㄒ一ㄢㄩㄢˊ
【结构】:仙(左右结构)源(左右结构)
【简体】:仙源
【繁体】:仙源
词语解释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仙源[xiānyuán]⒈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⒉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⒊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
基础解释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
引证解释⒈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引《云笈七籤》卷二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台州黄巖县属地。”⒉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引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⒊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引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驂向仙源问津。”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白云护仙源,劫灰应不扰。”
网络解释仙源仙源:汉语词汇
释义1、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2、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3、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4、鹿邑县古称。
综合释义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云笈七籤》卷二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台州黄巖县属地。”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驂向仙源问津。”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白云护仙源,劫灰应不扰。”仙源[xiānyuán]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晋朝陶渊明描写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 源何处寻?」
网友释义仙源镇103、322省道穿境而过,西距黄山区城区6公里。镇域面积44平方公里,现辖四个村和一个社区,共61个村民组,总人口12000人。
汉语大词典(1).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云笈七签》卷二七:“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均在台州黄岩县属地。”(2).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3).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明顾大典《青衫记·郊游访兴》:“花光艳,草色新,且停骖向仙源问津。”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白云护仙源,劫灰应不扰。”
国语辞典神仙居住的地方。仙源[xiānyuán]⒈神仙居住的地方。引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⒉晋朝陶渊明描写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引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辞典修订版神仙居住的地方。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七.七十二福地》:「太上曰七十二福地,……第四东仙源,……第五西仙源,亦在台州黄岩县峤岭一百二十里属地。」晋朝陶渊明描写的理想境界桃花源。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 源何处寻?」
其他解释1.神仙所居之处,非常人可到之处也。唐、王维〈桃源行〉:「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福地第四曰东仙源,福地第五曰西仙源。」
其他释义1.道教称神仙所居之处。2.特指晋陶渊明所描绘的理想境地桃花源。3.借指风景胜地或安谧的僻境。
近义词 福地
1.周迪以德报恩,塑桂父金像奉祀,取名“仙源观”,明代时重建时改“仙源观”为“明珠古刹”,现存下一块“明珠古刹”石匾。
2.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3.,曾把曲阜县改为仙源县,并在寿丘建立景灵宫。
4.想当年为师可是在修仙圣城仙源城住过,要不是为了你这小兔崽子,我怎么会在绿竹岭那个破山沟里呆那么多年。
5.原太平县城,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
6.凭借开平市作为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优势,天露仙源茶叶远销海内。
7.以前太平县城里,有一个村子叫仙源村,村中有一户叫赵德隆的书香人家。
8.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曲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查字典www.chazidian.com造句网仙源造句】
读音:xiān
[xiān]
(1)(名)仙人;神仙:~境。
(2)(形)轻松;自在。
读音:yuán
[yuán]
(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
(2)(名)来源: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