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犀
【拼音】:xiàng xī
【注音】:ㄒ一ㄤˋㄒ一
【结构】:象(独体结构)犀(半包围结构)
词语解释1.象和犀。2.指象牙和犀角。象犀[xiàngxī]⒈象和犀。⒉指象牙和犀角。
基础解释象和犀。指象牙和犀角。
引证解释⒈象和犀。⒉指象牙和犀角。引宋苏轼《表忠观碑》:“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煑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清钮琇《觚賸·石言》:“今夫珠璣象犀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固权门豪家之所宜蓄,而於我乎何有!”
综合释义象和犀。指象牙和犀角。宋苏轼《表忠观碑》:“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煑海,象犀珠玉之富,甲於天下。”清钮琇《觚賸·石言》:“今夫珠璣象犀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固权门豪家之所宜蓄,而於我乎何有!”
汉语大词典(1).象和犀。(2).指象牙和犀角。宋苏轼《表忠观碑》:“吴越地方千里,带甲十万,铸山煮海,象犀珠玉之富,甲于天下。”清钮琇《觚剩·石言》:“今夫珠玑象犀珍怪难得之物,美则美矣,固权门豪家之所宜蓄,而于我乎何有!”
其他释义1.象和犀。2.指象牙和犀角。
1.追击在前的大象、犀牛,看到眼前尘土飞扬、土石跳荡,正在微微感到诧异的时候,无数的树根早破土横空,缠绕了过来。
2.除了巢县猿人的骨头化石,向尚说,在西边洞里还发现十几种远古哺乳动物化石,有中国鬣狗、剑齿象、犀牛、肿骨鹿、鹿、猪、豺、牛等十多种动物化石。
3.骨骼上的残留痕迹暗示这一粗壮的原始人类曾靠捕食大型动物为生,诸如长毛象,犀牛以及大象,其中一些体重超过1500磅。
4.象、犀之类异物之珍奇可悦者,本无适用之实,服御之间昭示俭德,自上化下,风俗丕变,则漏泄之弊少息矣。
5.各种皮很厚的有蹄类非反刍动物;象;犀牛;河马.
6.追击在前的大象、犀牛,看到眼前尘土飞扬、土石跳荡,正在微微感到诧异的时候,无数的树根早破土横空,缠绕了过来。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377277/造句网
7.除了巢县猿人的骨头化石,向尚说,在西边洞里还发现十几种远古哺乳动物化石,有中国鬣狗、剑齿象、犀牛、肿骨鹿、鹿、猪、豺、牛等十多种动物化石。www.chazidian.com查字典
读音:xiàng
[xiàng]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读音:xī
[xī]
(名)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鼻子上有一个或两个角:~角|~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