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骰子
【拼音】:zhì tóu zǐ
【注音】:ㄓˋㄊㄡˊㄗˇ
【结构】:掷(左右结构)骰(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掷骰子
【繁体】:擲骰子
词语解释一种赌博方式,以骰子点数的大小决定输赢。掷骰子[zhìtóuzǐ]⒈见“掷骰”。
引证解释⒈见“掷骰”。
网络解释掷骰子掷骰子
汉语大词典见“掷骰”。
国语辞典掷骰子[zhítóuzi]⒈一种赌博方式,以骰子点数的大小决定输赢。引《红楼梦·第一九回》:「因此宝玉只和众丫头们掷骰子、赶围棋作戏。」《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前日俺妈赌钱──掷骰子──又输了二三百吊钱。」
辞典修订版一种赌博方式,以骰子点数的大小决定输赢。《红楼梦.第一九回》:「因此宝玉只和众丫头们掷骰子、赶围棋作戏。」《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前日俺妈赌钱──掷骰子──又输了二三百吊钱。」也称为「掷色」。
辞典简编版一种赌博的方式。以骰子点数的大小决定输赢。「骰子」常与「色子」相混,而读成ㄕㄞˇ˙ㄗ。 【造句】春节时我们全家人经常会聚在一起玩掷骰子的游戏。
英语diceshake the elbowsdicingshoot dicesnake eye
其他释义1.见'掷骰'。
1.一般来说,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旦坐上麻将桌,就很容易变得唯心起来。比如要摸风要换座,掷骰子时要念咄咄经。野夫
2.不过对于天性豪放喜欢热闹的唐朝人来说,光掷骰子扯嗓子喊,运动量还不够大。
3.法令四十二:若有主教、或司铎、或执事将时间浪费在掷骰子、或醉酒上,他应被停职或免去其神职。
4.很多正人君子都掷骰子赌过博。
5.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博戏是一种流传久远且广泛的风习,并发展出桔补、双陆、打马、掷骰子等各种方式,在上层社会以此做为消遣与娱乐,市井小民也上行下效。
6.真实世界的可能性有可能是五选一,也可能是一万亿选一,而不是掷骰子的六选一。
7.上班好玩吗?不好玩就掷骰子吧:一点就聊,二点就打游戏,三点就睡觉,四点就偷懒,五点就放假休息,六点就天天放假,不落下来就努力工作,摔碎了就申请加班!
8.为避免豪赌时掷骰子的声响太大,他们还自制特殊的“静音碗”,碗公内层塞满米粒,外头则是精致陶瓷,大大的降低骰子音量。
9.的确,因掷骰子而结仇,这个起因未免太微不足道,但之后我们的祖先你杀我我杀你,早就搞的血债累累了。
10.众神们,他们一会儿公正一会儿偏袒,一会儿奖赏一会儿惩罚,一会儿爱一会儿恨,有时候他们还掷骰子。
读音:zhì
[zhì]
(动)扔;投:~还|~弹筒|~色子。
读音:tóu
[tóu]
骰子,通称色(shǎi)子。一种赌具。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