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
【拼音】:kōng tóng shān
【注音】:ㄎㄨㄥㄊㄨㄥˊㄕㄢ
【结构】:崆(左右结构)峒(左右结构)山(独体结构)
【简体】:崆峒山
【繁体】:崆峒山
词语解释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
基础解释“崆峒”谐音“恐同”,意思是讨厌炒作同性性取向的人。由“崆峒”一词,衍变“崆峒山”这个词。
网络解释崆峒山(甘肃平凉崆峒山)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千米。
辞典修订版山名:(1)位于河南省临汝县西南。(2)位于江西省赣县南。(3)位于甘肃省平凉县西,泾水发源地。(4)位于甘肃省高台县西。(5)位于四川省平武县西。
辞典简编版在河南省临汝县、江西省赣县、甘肃省平凉县、甘肃省高台县、四川省平武县等境内各有一山名为「崆峒山」。
国语词典山名:(1)位于河南省临汝县西南。(2)位于江西省赣县南。(3)位于甘肃省平凉县西,泾水发源地。(4)位于甘肃省高台县西。(5)位于四川省平武县西。
读音:kōng
[kōng]
崆峒(Kōngtóng),山名,在甘肃。又岛名,在山东。
读音:tóng,dòng
[tóng]
[ tóng ]1. 〔崆峒〕见“崆”。
[ dòng ]1. 〔峒室〕矿井下专为安装各种机械设备或存放材料、矿石和供其他辅助作业的巷道。
2. 山洞,石洞。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