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日
【拼音】:héng xīng rì
【结构】:恒(左右结构)星(上下结构)日(独体结构)
【简体】:恒星日
【繁体】:恒星日
词语解释地球自转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或春分点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所需的时间,也就是某一个恒星两次经过同一条子午线所需的时间。一个恒星日等于23小时56分4秒。
基础解释地球自转一周实际所需的时间,或春分点两次经过同一子午圈所需的时间,也就是某一个恒星两次经过同一条子午线所需的时间。
法语Jour sidéral
综合释义是指子午线两次对向同一恒星的时间间隔,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考系,是地球自转@@@@@度的周期,为@@@@@小时@@@@@分@@@@@秒。简单地说,恒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
1.史无前例地,科学家们认为他们观测到了在遥远的类日恒星周围的一个新世界的诞生。
2.宇宙线的恒星日变化紧密联系于宇宙线的起源、其传播途径的性质,以及宇宙线的加速机制等宇宙线物理中最基本的重大问题。
3.目前的探测技术只能检测到距离类日恒星较近的卫星。
4.大多数的类日恒星,中心会浓缩成白矮星,外面的大气层被抛到太空里形成行星状星云。
5.当一颗类日恒星大部分的氢聚变为氦,氦又聚变成碳的时候,它就变得不再稳定,而膨胀成一颗红巨星。
6.在这样的距离上,利用双筒望远镜就可以看到类日恒星了。
7.欧洲一组天文学家今天宣布,在一颗类日恒星附近发现了三个“超级地球”。
8.天文学家们称,近年来开发出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使研究人员能够观测到其他类日恒星周围的较小型的行星。
9.我们刚刚才发表论文指出第五颗行星的发现,以及这第一个有五颗行星的类日恒星。
10.首张绕类日恒星运转的行星照片?
读音:héng
[héng]
(1)(形)永久:~心。
(2)(名)恒心:有~|持之以~。
(3)(形)平常;经常:~态|~言|人之~情。
(4)(Hénɡ)姓。
读音:xīng
[xīng]
(1)(名)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罗棋布|月明~稀。
(2)(名)天文学上指宇宙间能发射光或反射光的天体;分为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
(3)(名)(~儿)细碎或细小的东西:一~半点儿。
(4)(名)秤杆上标记斤、两、钱的小点子。
(5)(名)二十八宿之一。
读音:rì
[rì]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