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
【拼音】:sān mén xiá
【注音】:ㄙㄢㄇㄣˊㄒ一ㄚˊ
【结构】:三(独体结构)门(独体结构)峡(左右结构)
【繁体】:三門峽
词语解释三门峡Sānménxiá。(1)中国河南省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市区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以电力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三门峡[sānménxiá]⒈3平方公里,人口14万,以电力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英Sanmenxia;SanmenGorgeontheYellowRiver;
基础解释三门峡Sānménxiá中国河南省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南岸,市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万,以电力为主体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引证解释⒈黄河中游著名峡谷之一。地处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间。
网络解释三门峡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综合释义黄河中游段峡谷。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因黄河原在此被坚硬岩岛将水流分为三股,分别称人门、神门、鬼门而得名。@@@@@年在此建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汉语大词典黄河中游著名峡谷之一。地处河南省三门峡市和山西省平陆县间。
其他释义黄河中游段峡谷。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因黄河原在此被坚硬岩岛将水流分为三股,分别称人门、神门、鬼门而得名。1960年在此建成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1.在三门峡工程中挖出了不少斑驳陆离的青铜器,经检验,都是几千年的古物。
2.传说这座三门峡就是大禹用鬼斧神工开凿的。
3.在三门峡工程中挖出的斑驳陆离的青铜器都是几千年前的古物。
4.安启元表示:“三门峡大坝给生活在黄河附近的人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那些灾难远远超过大坝在某一时期可能带来的好处。”。
5.过早的被战争机器所吞噬,成为三门峡北郊上村岭上累累黄土,仅仅留下“假虞灭虢、唇亡齿寒”——这警励后人的千古绝唱。
6.卢氏县磨沟口乡西虎岭村为搞“袋料香菇”不惜大量砍伐林木事件经本报报道后,三门峡市、卢氏县两级林业局高度重视。
7.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条件较好的郑州至三门峡陇海铁路沿线和郑州市所辖县域经济实力较高。
8.虢国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地区,是通往关中的咽喉要地,古时的桃林塞、函谷关、潼关就都在这一地区。
9.我跟随走遍河南,去过信阳市、漯河市、安阳市、三门峡市、开封市、许昌市、南阳市和濮阳市。
10.他们也许不能像水利专家黄万里那样在三门峡水库等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仗义执言,但他们可以像梁从诫先生那样用废纸作名片,坚持不用一次性筷子,用普通人最普通的方式去践行一种信念,并真切地影响自己的学生。
读音:sān
[sān]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读音:mén
[mén]
(1)(名)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等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屋~|送货上~。
(2)(名)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栅栏~儿|两扇红漆大~。
(3)(名)(~儿)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儿|炉~儿。
(4)(名)形状或作用像门的:电~|水~|气~|闸~。
(5)(名)(~儿)门径:窍~|炼钢的活儿我也摸着点~儿了。
(6)(名)旧时指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满~|双喜临~|张~王氏|长~长子。
(7)(名)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佛~|左道旁~。
(8)(名)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同~|~徒。
(9)(名)一般事物的分类:分~别类|五花八~。(名)生物学中把具有最基本最显著的共同特征的生物分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门;如原生动物门、裸子植物门等。门以下为纲。(名)压宝时下赌注的位置的名称;也用来表示赌博者的位置;有“天门”、“青龙”等名目。(量)ɑ)用于炮。b)用于功课、技术等。(Mén)姓。
读音:xiá
[xiá]
(名)两山夹水的地方:~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