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1 字21 字41 字61 字81 字101 成语1 成语21 成语41 成语61 成语81 成语101 词语1 词语101 词语201 词语301 词语401 词语501 词语601 单词1 单词21 单词41 单词61 单词81 单词101 诗词1 诗词101 诗词201 诗词301 诗词401 诗词501 诗词601 诗人1 诗人21 诗人41 诗人61 诗人81 诗人101 名句1 名句21 名句41 名句61 名句81 名句101 近反义词1 近反义词21 近反义词41 近反义词61 近反义词81 近反义词101 造句1 造句101 造句201 造句301 造句401 造句501 造句601 字笔顺1 字笔顺21 字笔顺41 字笔顺61 字笔顺81 字笔顺101 歇后语1 谜语1 谜语11 谜语21 文言文1 文言文2 文言文3 百家姓1 百家姓2 百家姓3 字列表1 字列表51 字列表101 字列表151 字列表201 单词列表1 单词列表51 单词列表101 单词列表151 单词列表201 诗人列表1 诗人列表51 诗人列表101 诗人列表151 诗人列表201 诗歌列表1 诗歌列表51 诗歌列表101 诗歌列表151 诗歌列表201 诗句列表1 诗句列表51 诗句列表101 诗句列表151 诗句列表201 成语列表1 成语列表51 成语列表101 成语列表151 成语列表201 词语列表1 词语列表51 词语列表101 词语列表151 词语列表201 组词列表1 组词列表51 组词列表101 组词列表151 组词列表201
赤松子词语详情
当前位置:首页 汉语词典 赤松子

赤松子

【拼音】:chì sōng zǐ

【注音】:ㄔˋㄙㄨㄥㄗˇ

【结构】:赤(上下结构)松(左右结构)子(独体结构)

【简体】:赤松子

【繁体】:赤松子

解释

词语解释1.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2.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乃其飞升之地。'

基础解释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乃其飞升之地。/'

引证解释⒈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引《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閒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司马贞索隐引《列仙传》:“神农时雨师也,能入火自烧,崑崙山上随风雨上下也。”《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高诱注:“赤诵子,上谷人也,病癘入山,导引轻举。”《汉书·古今人表》:“赤松子,帝嚳师。”宋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赤松子者,炎帝之诸侯也,既耄,移老襄城,家于石室……《神仙传》云:‘赤松子者,服水玉,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入火……而《列仙传》有赤松子舆者,在黄帝时啖百草华,不穀,至尧时为木工,故传谓帝俈师之。又云尧师之。而道亦有黄帝问赤松子《中戒》等经,此张良所以愿从之游,非末代之数矣。’”明何景明《张良》诗:“一遇黄石公,还从赤松子。”⒉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於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復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引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乃其飞昇之地。”宋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酈氏《水经》亦谓赤松子游金华山,自烧而化……乃皇初平尔,初平亦赤松子也。”

网络解释赤松子(上古神仙)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学五千文,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赤松子教神农氏袪病延年。他还能跳入火中去焚烧自己而无任何损害。他常常去神仙居住的昆仑山,住在西王母的石头宫殿里。他还能随着风雨忽上忽下戏耍。炎帝的小女儿追随他学习道法,也成了神仙中人,与他一起隐遁出世。到了高辛氏统治时,他又出来从当雨师布雨,现在天上管布雨的神仙仍是赤松子。赤松子洞府道场位于襄阳岘山石室。

综合释义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閒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司马贞索隐引《列仙传》:“神农时雨师也,能入火自烧,崑崙山上随风雨上下也。”《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高诱注:“赤诵子,上谷人也,病癘入山,导引轻举。”《汉书·古今人表》:“赤松子,帝嚳师。”宋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赤松子者,炎帝之诸侯也,既耄,移老襄城,家于石室……《神仙传》云:‘赤松子者,服水玉,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入火……而《列仙传》有赤松子舆者,在黄帝时啖百草华,不穀,至尧时为木工,故传谓帝俈师之。又云尧师之。而道亦有黄帝问赤松子《中戒》等经,此张良所以愿从之游,非末代之数矣。’”明何景明《张良》诗:“一遇黄石公,还从赤松子。”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於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復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乃其飞昇之地。”宋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酈氏《水经》亦谓赤松子游金华山,自烧而化……乃皇初平尔,初平亦赤松子也。”

汉语大词典(1).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閒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司马贞索隐引《列仙传》:“神农时雨师也,能入火自烧,昆崙山上随风雨上下也。”《淮南子·齐俗训》:“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高诱注:“赤诵子,上谷人也,病疠入山,导引轻举。”《汉书·古今人表》:“赤松子,帝喾师。”宋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赤松子者,炎帝之诸侯也,既耄,移老襄城,家于石室……《神仙传》云:‘赤松子者,服水玉,神农时为雨师,教神农入火……而《列仙传》有赤松子舆者,在黄帝时啖百草华,不谷,至尧时为木工,故传谓帝俈师之。又云尧师之。而道亦有黄帝问赤松子《中戒》等经,此张良所以愿从之游,非末代之数矣。’”明何景明《张良》诗:“一遇黄石公,还从赤松子。”(2).相传为晋代得道成仙的皇初平。据晋葛洪《神仙传》载:丹溪人皇初平十五岁时外出牧羊,被道士携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馀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历年不得。后经道士指引于山中见之。问羊何在,初平叱白石成羊数万头。初起乃弃家从初平学道,“共服松脂、茯苓,至五百岁,能坐在立亡,行于日中无影,而有童子之色。后乃俱还乡里,亲族死终略尽,乃复还去。初平改字为赤松子,初起改字为鲁班”。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二引作“黄初平”,并云:“今婺州金华山赤松观乃其飞升之地。”宋罗泌《路史·馀论二·赤松石室》:“郦氏《水经》亦谓赤松子游金华山,自烧而化……乃皇初平尔,初平亦赤松子也。”

国语辞典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祭祀尊奉:(1)​指神农氏的雨师。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2)​指帝喾的老师。《韩诗外传.卷五》:「帝喾学乎赤松子。」也称为「赤诵子」、「松子」。

辞典修订版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后为道教所祭祀尊奉:(1)指神农氏的雨师。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赤松子》:「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2)指帝喾的老师。《韩诗外传.卷五》:「帝喾学乎赤松子。」也称为「赤诵子」、「松子」。

赤松子造句更多 >>

1.在赤松子的指点下姜农才明白修炼的第一阶段是筑基炼体,第二阶段是炼精化气,第三阶段是炼气化神,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第五阶段是炼虚合道。

2.满身秽迹的妖魔被用首阳之铜炼成的宝剑斩下了头颅,传承自神农雨师赤松子的雨术却被公孙轩辕的女儿旱魃轻易地烧却,弥天的大雾也被指南车轻而易举的所破解。

3.赵无涯如同溺水的人一样,不管赤松子怎么说,怎么晓以利害关系,他都只打定主意绝不松开手中这唯一的救命稻草。

4.名医世家出身的古风由于巧食‘九阳朱草’,而被修仙的道士赤松子相中,于是古风被赤松子强行收为徒弟,从此古风踏上了修仙的旅程。

5.当无名女神还在华国宫殿里的时候,因她钟情于赤松子,她的三妹瑶姬嘴尖舌快,年幼无知,糊里糊涂地在父母面前说了姐姐不少坏话。

字义分解

读音:chì

[chì]

(1)(名)比朱红稍浅的颜色。

(2)(名)泛指红色:~小豆。

(3)(名)象征革命:~卫队。

(4)(形)忠诚:~心(忠诚的心)|~诚(极真诚)。

(5)(动)光着;露着(身体):~脚|~膊。

(6)(形)空:~手空拳(两手空空;什么也没有)。

读音:sōng

[sōng]

(1)(名)松科植物总称:~科植物。

(2)(形)松散:~~垮垮。

(3)(动)使……松:~~腰带|~~琴弓。

(4)(形)经济宽裕:大手大脚;手~得很。

(5)(动)解开;放开:~手|~绑。

(6)(名)用鱼虾瘦肉等做成的绒状或碎沫状的食品:肉~|鱼~。

(7)姓。

读音:zǐ

[zǐ]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赤松子相关成语

赤松子相关词语

关于赤松子的诗词更多 >>

包含赤松子的歇后语

上一个:松髓

下一个:黄松松

相关推荐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是什么

四川高考志愿填报方式:1、进入页面;2、修改密码;3、填报须知;4、查看个人基本信息;5、志愿类别选择;6、填写志愿和修改志愿;7、填写或修改志愿结束后,单击页面底部的[保存并提交]按钮,则所填写的志愿数据将得到保存,保存即表示该批次志愿已经提交。

分享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