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戚舞
【拼音】:gàn qī wǔ
【注音】:ㄍㄢㄑ一ㄨˇ
【结构】:干(独体结构)戚(半包围结构)舞(上下结构)
【简体】:干戚舞
【繁体】:干戚舞
词语解释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干戚舞(干鏚舞)[gànqīwǔ]⒈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
引证解释⒈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引《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后汉书·崔寔传》:“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
网络解释干戚舞干戚舞,读音为gànqīwǔ,是一个汉语词语,是古代乐舞的一种。
综合释义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后汉书·崔寔传》:“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干戚舞[gànqīwǔ]舞名、舞具名。周朝武舞,所执舞具为干与戚,故名。《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冕而舞《大武》。」陈注:「朱干,赤盾也;玉戚,玉饰斧柄也」。舞者左手执干(盾),右手执戚(斧)。《礼记.文王世子》:「凡学士子及学子,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龠。」即春夏两季学习武舞,秋冬两季学习文舞。
网友释义干戚舞,读音为gànqīwǔ,是一个汉语词语,是古代乐舞的一种。
汉语大词典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礼记·乐记》:“干戚之舞,非备乐也。”《后汉书·崔寔传》:“干戚之舞,足以解平城之围。”
其他释义1.古代乐舞的一种。操干戚的武舞。
读音:gān,gàn
[gàn]
[ gān ]1. 触犯,冒犯,冲犯:干扰。干涉。干预(亦作“干与”)。森然干霄。
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干禄。干仕。
3. 关连,涉及:干系。互不相干。
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干戈。
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6. 涯岸,水边:“河之干兮”。
7. 个数:若干。
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豆腐干。
9. 枯竭,尽净:干尽。干杯。
10. 徒然,白白地:干着急。
11.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干亲。
12. 〔干将(jiàng)〕古剑名。
13. 姓。
[ gàn ]1.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树干。躯干。干线。
2. 做:干事。说干就干。
3. 有才能的,善于办事的:干才。干员。干练。
4. 方言,坏、糟:事情要干。
读音:qī
[qī]
(1)(名)亲戚。
(2)(名)姓。
(3)(形)忧愁;悲伤。
(4)(名)古代像斧一样的兵器。
读音:wǔ
[wǔ]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舞蹈。舞技。舞姿。舞会。舞剑。舞女。舞曲。舞台。
2. 耍弄:舞弊。舞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