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棕
【拼音】:hǎi zōng
【注音】:ㄏㄞˇㄗㄨㄥ
【结构】:海(左右结构)棕(左右结构)
词语解释唐·杜甫《海棕行》:“左绵公馆清江?,海棕一株高入云。”树名。椰木的一种。海棕[hǎizōng]⒈唐·杜甫《海棕行》:“左绵公馆清江?,海棕一株高入云。”树名。椰木的一种。
基础解释树名。椰木的一种。
引证解释⒈见“海椶”。
汉语大词典见“海棕”。亦作“海棕”。树名。椰木的一种。唐杜甫《海棕行》:“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记》:“海棕,大抵棕类,然不皮而干叶丛于杪,至秋乃实,似楝子。”宋苏辙《过侄寄椰冠一首》诗:“垂空旋取海棕子,束发装成老法师。”自注:“蜀中海棕即岭南椰木,但不结子耳。”参见“海枣”。
其他释义1.见'海椶'。
读音:hǎi
[hǎi]
1.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青海、里海。
2.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人~。火~。
3.大的(器皿或容量等):~碗。~量。
4.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棠。~枣。
5.极多(后面一般跟“了、啦”等):街上的人可~啦!
6.漫无目标地:~骂。她丢了支笔,~找。
7.毫无节制地:~吃~喝。
8.姓。
读音:zōng
[zōng]
(1)(名)棕榈:~树|~绷。
(2)(名)棕毛:~编|~色|~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