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坛
【拼音】:hán tán
【注音】:ㄏㄢˊㄊㄢˊ
【结构】:韩(左右结构)坛(左右结构)
【繁体】:韓壇
词语解释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
基础解释见/'韩信坛/',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
引证解释⒈见“韩信坛”。
网络解释韩坛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
汉语大词典见“韩信坛”。《汉语大词典》:韩信坛(韩信坛) 拼音:hánxìntán汉刘邦为韩信拜将所设的坛场。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何(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后因以“韩信坛”泛指军中拜将帅的高台。亦谓被授予将帅。宋叶适《送林退思四川分司茶马干官》诗:“汉中王霸地,从古锋镝争;崩摧韩信坛,阙落张鲁营。”亦省称“韩坛”。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世开鲁馆,家袭韩坛。”
其他释义1.见'韩信坛'。
读音:hán
[hán]
(1)(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南中部和山西东南部。
(2)(名)姓。
读音:tán
[tán]
(1)(名)土筑高台;用于祭祀会盟等。
(2)(名)土台;多在上面种花:花~|草~。
(3)(名)某些会道门设立的拜神集会的组织。
(4)(名)口小腹大的陶器:酒~。
(5)(名)指文艺界或体育界:艺~|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