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禺
【拼音】:fēng yú
【注音】:ㄈㄥㄩˊ
【结构】:封(左右结构)禺(单体结构)
词语解释即封嵎。封禺[fēngyú]⒈即封嵎。
引证解释⒈即封嵎。参见“封嵎”。引《史记·孔子世家》:“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釐姓。’”裴駰集解:“韦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吴郡永安县。’晋太康元年改永安为武康县,今属吴兴郡。”宋姜夔《鹧鸪天》词序:“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
网络解释封禺引证解释
网友释义引证解释即封嵎。《史记·孔子世家》:“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釐姓。’”裴駰集解:“韦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吴郡永安县。’晋太康元年改永安为武康县,今属吴兴郡。”宋姜夔《鹧鸪天》词序:“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参见“封嵎”。
汉语大词典即封嵎。《史记·孔子世家》:“仲尼曰:‘汪罔氏之君守封禺之山。为釐姓。’”裴骃集解:“韦昭曰:‘封,封山;禺,禺山。在吴郡永安县。’晋太康元年改永安为武康县,今属吴兴郡。”宋姜夔《鹧鸪天》词序:“明年平甫初度,欲治舟往封禺松竹间,念此游之不可再也,歌以寿之。”参见“封嵎”。
其他释义1.即封嵎。
读音:fēng
[fēng]
(1)(动)封闭;封起来
(2)(动)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王|分~诸侯。
(3)(~儿)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信~。
读音:yú,yù,ǒu
[yú]
[ yú ]1. 〔禺谷〕古代传说中日落处。亦作“虞谷”、“隅谷”。
2. 〔禺强〕古代传说中的神。
3. 〔禺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
4. 古代区域:十禺(十华里的地方)。
[ yù ]1.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猴。
[ ǒu ]1. 古同“偶”,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