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举
【拼音】:xuanju
【结构】:轩(左右结构)举(上下结构)
【简体】:轩举
【繁体】:軒舉
【拼音】:xuanju
词语解释1.轩昂貌。2.高扬飞举。轩举[xuānjǔ]⒈轩昂貌。⒉高扬飞举。
引证解释⒈轩昂貌。引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仪范清泠,风神轩举。”宋陆游《跋高大卿家书》:“读此数书,如见其长身苍髯,意象轩举也。”明王錂《春芜记·访友》:“丰神俊朗,轩举似霞标。”⒉高扬飞举。引唐韩愈孟郊《莎栅联句》:“冰溪时咽絶,风櫪方轩举。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清钮琇《觚賸·空中黄伞》:“去云南省城四十里,西南有山,每遇天晴之午,輒有黄色宝盖,从山顶渐起渐高,耸入天半,灿耀飞扬,徐徐而下,仍復轩举。”清蒋景祁《伏波庙》诗:“回翔竟不归,风云会轩举。”
网络解释轩举轩举,汉语词汇。
释义1、轩昂貌。2、高扬飞举。
网友释义轩举,汉语词汇,拼音是xuanju,意思是轩昂貌;高扬飞举。
汉语大词典(1).轩昂貌。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仪范清泠,风神轩举。”宋陆游《跋高大卿家书》:“读此数书,如见其长身苍髯,意象轩举也。”明王錂《春芜记·访友》:“丰神俊朗,轩举似霞标。”(2).高扬飞举。唐韩愈孟郊《莎栅联句》:“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清钮琇《觚剩·空中黄伞》:“去云南省城四十里,西南有山,每遇天晴之午,辄有黄色宝盖,从山顶渐起渐高,耸入天半,灿耀飞扬,徐徐而下,仍复轩举。”清蒋景祁《伏波庙》诗:“回翔竟不归,风云会轩举。”
国语辞典爽朗的样子。轩举[xuānjǔ]⒈爽朗的样子。引北周·庾信〈周王宪神道碑〉:「仪范清冷,风神轩举。」
辞典修订版爽朗的样子。北周.庾信〈周王宪神道碑〉:「仪范清冷,风神轩举。」
1.照片中,侯老尚是清俊的翩翩少年,当时二人就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证婚人是燕大校长司徒雷登。
2.这本来面目一露,但见他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金庸
3.陆宇轩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大家风范,远非陆平陆山可比。
4.25号,四轮驱动车队“重走南侨机工抗日滇缅路”活动在新加坡怡和轩举行发车仪式。
5.照片中,侯老尚是清俊的翩翩少年,当时二人就在燕京大学临湖轩举行婚礼,证婚人是燕大校长司徒雷登。(查字典造句网www。chazidian。com/zj-261232/)
6.这本来面目一露,但见他形相清癯,丰姿隽爽,萧疏轩举,湛然若神。金庸[查字典https://www.chazidian.com/zj-261232/轩举造句]
读音:xuān
[xuanju]
(1)(形)〈书〉高:~昂|~敞|~朗。
(2)姓。
(3)(名)有窗的廊子或小房子(多用做书斋名或饭店等的字号)。
(4)(名)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
(5)(名)〈书〉窗户;门。
读音:jǔ
[]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