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者无惧
【拼音】:yǒng zhě wú jù
词语解释惧:害怕。有胆量的人无所畏惧。
1.刑天傲视凌宵宝殿上勇者无惧也。
2.小乞丐,你说的没错,勇者无惧,畏惧,是通向强者之路的绊脚石,你要成为强者吗?
3.向北自幼在长白山下,锻炼的身强体壮,只背着一个书包,里边的东西很少,自然勇者无惧,他昂头挺胸,犹如一辆虎式坦克碾压着地皮,往前奔跑。
4.马英九参加祭孔大典举“勇者无惧”论语故事。
5.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无惧。
6.刚子在云南参加完丽江“勇者无惧”半决赛赶回洛阳的第二天,我们见到了他。
7.在表现项羽的性格上,太史公更是喜欢用对比手法表现,如巨鹿之战前,项羽的勇者无惧,宋义的胆小慎微;巨鹿之战后,项羽与刘邦对比,更是不断并反复出现。
8.智者无忧,勇者无惧,仁者无敌,义者无顾。
9.他在逃避和人族勇者的战斗!此刻的人族勇者处于勇者无惧的状态下,移速也受到加成的它追上原本跑的就慢的人族法师轻而易举。
10.谢长廷"勇者无惧"?台报只有取信于民否则枉然。
读音:yǒng
[yǒng]
(1)(形)大胆;勇敢
(2)姓。
读音:zhě
[zhě]
(1)(助)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黄须~|卖柑~|符合标准~。
(2)(助)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文艺工作~|共产主义~。
(3)(助)〈书〉用在“二、三、数”等数词后面;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二~必居其一|两~缺一不可。
(4)(助)〈书〉用在词、词组、分句后面表示停顿:风~;空气流动而成。
(5)(助)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多见于早期白话):路上小心在意~!
(6)(代)同“这”(多见于早期白话):~番|~边。
读音:wú,mó
[wú]
[ wú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 mó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读音:jù
[jù]
(动)害怕;恐惧:畏~|毫无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