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名责实
【拼音】:kòng míng zé shí
【注音】:ㄎㄨㄥˋㄇ一ㄥˊㄗㄜˊㄕˊ
【词性】:成语。
【简体】:控名责实
【繁体】:控名責實
词语解释引名以求实。控名责实[kòngmíngzéshí]⒈引名以求实。
引证解释⒈引名以求实。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於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裴駰集解引晋灼曰:“引名责实,参错交互,明知事情。”《隋书·经籍志三》:“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控名而责实,无相僭滥者也。”
综合释义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控名责实[kòngmíngzéshí]引名求实,使名与实相符合。《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汉语大词典引名以求实。《史记·太史公自序》:“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裴骃集解引晋灼曰:“引名责实,参错交互,明知事情。”《隋书·经籍志三》:“名者,所以正百物,叙尊卑,列贵贱,各控名而责实,无相僭滥者也。”
国语辞典引名求实,使名与实相符合。控名责实[kòngmíngzéshí]⒈引名求实,使名与实相符合。引《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成语解释控名责实
辞典修订版引名求实,使名与实相符合。《汉书.卷六二.司马迁传》:「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成语词典版修订本参考资料:引名求实,使名与实相符合。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若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其他释义控:引;责:求。使名声与实际相符。
近义词 按名责实
读音:kòng
[kòng]
(1)(动)告发;控告:指~|被~|上~。
(2)(动)控制:遥~。
(3)(动)使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悬空或处于失去支撑的状态:腿都~肿了。
(4)(动)使容器口儿(或人的头)朝下;让里边的液体慢慢流出。也作空。
读音:míng
[míng]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
读音:zé,zhài
[zé]
[ zé ]1. 责任,分(fèn)内应做的事:责任。尽责。负责。职责。专责。责无旁贷。
2. 要求:责求。责令。责成。
3. 指摘过失:求全责备。责怪。斥责。责罚。谴责。
4. 质问,诘(jié)问:责问。责难。责让。
5.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鞭责。杖责。
[ zhài ]1. 古同“债”。
读音:shí
[shí]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