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井夷竈
【拼音】:sāi jǐng yí zào
【注音】:ㄙㄞㄐㄧㄥˇㄧˊㄗㄠˋ
词语解释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网络解释塞井夷灶塞井夷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āijǐngyízào,意思是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
网友释义塞井夷灶,汉语成语,拼音是sāijǐngyízào,意思是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出自《左传·成公十六年》。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六年》:“曰:‘塞井夷灶,陈于军中,而疏行首。’”
反义词 塞井焚舍
读音:sāi,sài,sè
[sāi]
[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 sè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读音:jǐng
[jǐng]
(1)(名)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多砌上砖石:水~|一口~|双眼~。
(2)(名)形状像井的:矿~|油~|盐~|竖~|探~|渗~|天~。
(3)(名)二十八宿之一。
(4)(名)(Jǐnɡ)姓。
(5)(形)形容整齐:~然|~~有条。
读音:yí
[yí]
1.平坦;平安:化险为~。
2.破坏建筑物(使成为平地):烧~弹。~为平地。
3.灭掉;杀尽:~灭。~族。
4.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也泛称周边的民族:淮~。四~。
5.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情。华~杂处。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