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
【拼音】:liáng shān
【注音】:ㄌ一ㄤˊㄕㄢ
【结构】:梁(上下结构)山(独体结构)
【简体】:梁山
【繁体】:梁山
词语解释1.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2.山名。在今陕西省干县境。3.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4.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5.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6.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梁山[liángshān]⒈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⒉山名。在今陕西省干县境。⒊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⒋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⒌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⒍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
基础解释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山名。在今陕西省干县境。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
引证解释⒈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引《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郑玄笺:“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春秋·成公五年》:“梁山崩。”杜预注:“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⒉山名。在今陕西省乾县境。引《孟子·梁惠王下》:“﹝大王﹞去邠,踰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⒊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引《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北猎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恶之。”按,《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梁山在鄆州寿张县南三十五里’,即猎处也。”《初学记》卷六引晋袁宏《北征赋》:“於是背梁山,截汶波。”⒋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引《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七年﹞於博望、梁山立双闕。”唐李白《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⒌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李善注引扬雄《益州箴》“巖巖岷山,古曰梁州。”按,此梁州为山名。引《文选·张载<剑阁铭>》:“巖巖梁山,积石峩峩。”⒍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
网络解释梁山(山东梁山县)梁山位于鲁西南,处于山东省的泰安、济宁、菏泽和河南省的濮阳四地市交界处。梁山建县于1949年8月,下辖13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风景名胜区,672个行政村,77.6万人,地域面积964平方千米。梁山县是古典名著《水浒传》故事发祥地,是全国首批命名的武术之乡,[1]亦是中国专用汽车生产基地,[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65.04亿元。全县耕地66556公顷,水域11187公顷,林地2427公顷,丘陵510公顷。
综合释义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郑玄笺:“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春秋·成公五年》:“梁山崩。”杜预注:“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山名。在今陕西省乾县境。《孟子·梁惠王下》:“﹝大王﹞去邠,踰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北猎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恶之。”按,《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梁山在鄆州寿张县南三十五里’,即猎处也。”《初学记》卷六引晋袁宏《北征赋》:“於是背梁山,截汶波。”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七年﹞於博望、梁山立双闕。”唐李白《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文选·张载<剑阁铭>》:“巖巖梁山,积石峩峩。”李善注引扬雄《益州箴》“巖巖岷山,古曰梁州。”按,此梁州为山名。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
汉语大词典(1).山名。在今陕西省韩城市境。《诗·大雅·韩奕》:“奕奕梁山,维禹甸之。”郑玄笺:“梁山,今左冯翊夏阳西北。”《春秋·成公五年》:“梁山崩。”杜预注:“梁山,在冯翊夏阳县西北。”(2).山名。在今陕西省乾县境。《孟子·梁惠王下》:“﹝大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3).山名。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其上有宋江寨,其下有梁山泊。《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北猎梁山,有献牛,足上出背上,孝王恶之。”按,《史记·梁孝王世家》作“良山”,张守节正义:“《括地志》云‘梁山在郓州寿张县南三十五里’,即猎处也。”《初学记》卷六引晋袁宏《北征赋》:“于是背梁山,截汶波。”(4).山名。在今安徽省和县、当涂县两县之间。和县境者曰西梁山;当涂县境者为东梁山,原名博望山。二山隔江对峙如门阙,故亦名天门山。《宋书·孝武帝纪》:“﹝大明七年﹞于博望、梁山立双阙。”唐李白《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实为吴津。”(5).山名。在今陕西省南郑县境。《文选·张载〈剑阁铭〉》:“岩岩梁山,积石峨峨。”李善注引扬雄《益州箴》“岩岩岷山,古曰梁州。”按,此梁州为山名。(6).山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境。又名剑门山。
国语辞典山名:(1)在安徽省,长江流贯其间,分为东西两山。东梁山在当涂县西南,西梁山在和县北方,二山总称为「梁山」。也称为「天门山」。(2)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3)在山西省离石县东北,也称为「吕梁山」。(4)在陕西省郃阳、韩城二县界。(5)在陕西省南郑县。也称为「梁州山」。(6)在陕西省乾县西北。(7)在四川省梁山县东北。也称为「高梁山」。(8)在福建省漳浦县南。梁山[liángshān]⒈山名:(1)在安徽省,长江流贯其间,分为东西两山。东梁山在当涂县西南,西梁山在和县北方,二山总称为「梁山」。也称为「天门山」。(2)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3)在山西省离石县东北,也称为「吕梁山」。(4)在陕西省郃阳、韩城二县界。(5)在陕西省南郑县。也称为「梁州山」。(6)在陕西省乾县西北。(7)在四川省梁山县东北。也称为「高梁山」。(8)在福建省漳浦县南。英语LiangshancityandCountyinJining濟寧|济宁[Ji3ning2],Shandong德语Liangshan(OrtinShandong)(Eig,Geo)
辞典修订版山名:(1)在安徽省,长江流贯其间,分为东西两山。东梁山在当涂县西南,西梁山在和县北方,二山总称为「梁山」。也称为「天门山」。(2)在山东省寿张、郓城、东平三县境内。本名「良山」,梁孝王曾游猎于此,故称为「梁山」。相传为水浒英雄聚义处。(3)在山西省离石县东北,也称为「吕梁山」。(4)在陕西省合阳、韩城二县界。(5)在陕西省南郑县。也称为「梁州山」。(6)在陕西省乾县西北。(7)在四川省梁山县东北。也称为「高梁山」。(8)在福建省漳浦县南。
1.名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哀感顽艳,凄婉动人。
2.他唱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不知是谁编的歌词,以方言唱起来颇为压韵,朗朗上口,故事生动,但其中有不少颇为暧昧的黄段子,带着些乡野的粗鲁和豪迈。
3.《水浒传》中的宋江,是一位仗义疏财,喜交天下好汉,深受梁山英雄爱戴的头领。
4.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为流传。
5.没有泰坦尼克号男女主角的罗曼蒂克,没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生死相恋,我们拥有的是世界上最平凡的爱恋,愿这份爱恋持续到永远!情人节快乐!
6.白素贞被压在雷锋塔下几十年才和许仙团聚;牛郎和织女每年七夕才能在鹊桥相会;梁山伯和祝英台为情双双化蝶。这些感人肺腑,千古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秀恩爱会遭天谴的!戚薇。
7.我明教教众皆是江湖上名门大派出身,人人熟谙高深内家功法,岂能是水泊梁山那些个只会下等外家拳脚、枪棒功夫的人可比的?
8.新任山东邢狱没有任谅的威望,各州贪官污吏只想着中饱私囊,碰到盗发,便互相推诿,因此梁山水泊又有了盗寇出没,不过尚无大伙在梁山安营扎寨。
9.可见,元初梁山泊水域仍然不小,群峰中也确有安山,宋江在梁山安营扎寨是可信的。
10.两人来到商城买衣服,李想站在试衣镜前,清新有型的齐耳短发,高挺鼻梁山眉水眼,皮肤白皙身材伟岸,高档黑色西服白衫领带,男人魅力尽显无余。
读音:liáng
[liáng]
(1)(名)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木结构屋架中专指顺着前后方向架在柱子上的长条。
(2)(名)通常也指檩:正~|二~|无~殿。
(3)(名)桥:桥~|津~。
(4)(名)物体中间隆起成长条的部分:鼻~|山~。
(5)(名)战国时魏国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后;改称梁。
(6)(名)南朝之一;公元502…557;萧衍所建。参看〔南北朝〕。
(7)(名)后梁。
(8)(名)(Liánɡ)姓。
读音:shān
[shān]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