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儿
【拼音】:huáng kǒu er
【注音】:ㄏㄨㄤˊㄎㄡˇㄦˊ
【结构】:黄(上中下结构)口(独体结构)儿(独体结构)
【繁体】:黃口兒
词语解释幼儿。指年轻无知。雏鸟。黄口儿[huángkǒuer]⒈幼儿。指年轻无知。雏鸟。
引证解释⒈幼儿。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三国魏曹丕《艳歌何尝行》:“上慙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鸥陂渔话》卷五引清刘书樵《杂诗》:“上有白髮亲,妾当罗酒浆。下有黄口儿,妾为製衣裳。”⒉指年轻无知。引清周亮工《盛此公传》:“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⒊雏鸟。
网络解释黄口儿黄口儿是汉语词汇,拼音为huángkǒuer,意思是指年轻无知。
网友释义黄口儿,汉语词语,拼音是huángkǒuer,意思是幼儿;年轻无知;雏鸟。
汉语大词典(1).幼儿。《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三国魏曹丕《艳歌何尝行》:“上惭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鸥陂渔话》卷五引清刘书樵《杂诗》:“上有白发亲,妾当罗酒浆。下有黄口儿,妾为制衣裳。”(2).指年轻无知。清周亮工《盛此公传》:“屈其二十年锐往之气,頫而与邑之黄口儿,扶掖彳亍,旅进旅退。”(3).雏鸟。
其他释义1.幼儿。2.指年轻无知。3.雏鸟。
读音:huáng
[huáng]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读音:kǒu
[kǒu]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读音:ér
[er]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