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游釜底
【拼音】:yú yóu fǔ dǐ
【注音】:ㄩˊ一ㄡˊㄈㄨˇㄉ一ˇ
【词性】:成语。
【简体】:鱼游釜底
【繁体】:魚游釜底
词语解释鱼游釜底yúyóufǔdǐ。(1)比喻处境险恶,危在旦夕。
基础解释同/'鱼游釜中/',比喻身临绝境,生命危在旦夕(自己还一无所知)。
引证解释⒈同“鱼游釜中”。引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於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清洪楝园《后南柯·宫议》:“鱼游釜底难持久。”
综合释义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难持久。◎清·洪楝园《后南柯·宫议》鱼游釜底[yúyóufǔdǐ]同'鱼游釜中'。清.马寿龄〈纪张殿臣总戎近事〉诗:「鱼游釜底鸡在笼,万箭千刀都在手。」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网友释义同“鱼游釜中”。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於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清洪楝园《后南柯·宫议》:“鱼游釜底难持久。”
汉语大词典同“鱼游釜中”。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清洪楝园《后南柯·宫议》:“鱼游釜底难持久。”
国语辞典比喻身处险境,危在旦夕。明.徐复祚《投梭记.第九出》:「而今江左势孤危,兵屯江上,一似鱼游釜底。」也作「鱼游釜中」。
成语词典版01.清.马寿龄〈纪张殿臣总戎近事〉诗:「鱼游釜底鸡在笼,万箭千刀都在手。」02.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危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出处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其他释义鱼在锅里游。比喻处境十分危险,有行将灭亡之虞。
1.又斗了二十余合,眼看陈浩天已经鱼游釜底,肉置砧上。
2.鱼游釜底难持久。◎清·洪楝园《后南柯·宫议》
读音:yú
[yú]
(1)(名)生活在水中的脊椎动物:~白|~鳔|~叉|~池|~翅|~虫|~唇|~刺|~冻儿|~肚|~饵|~粉|~缸|~狗|~鼓|~花|~胶|~具|~口|~类|~鳞。
(2)(Yú)姓。
读音:yóu
[yóu]
(1)(动)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
(2)(动)从容地行走;闲逛:~逛|~街|~览|~乐|~历|~憩|~玩|~兴。
(3)(动)〈书〉交游;来往。
(4)(动)不固定的;经常移动的:~牧|~民|~击|~好|~刃有余|~手好闲|浮~|浪~|远~|云~。
(5)(形)江河的一段:上~|中~|下~。
(6)(Yóu)姓。
读音:fǔ
[fǔ]
(名)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破~沉舟|~底抽薪。
读音:dǐ,de
[dǐ]
[ dǐ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 de ]1. 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