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皮
【拼音】:huà pí
【注音】:ㄏㄨㄚˋㄆ一ˊ
【词性】:名词。
【结构】:画(半包围结构)皮(半包围结构)
【简体】:画皮
【繁体】:畫皮
词语解释画皮huàpí。(1)传说中妖怪伪装美女时所披的人皮,可以取下来描画。后用来比喻掩盖狰狞面目或丑恶本质的漂亮外表。画皮[huàpí]⒈传说中妖怪伪装美女时所披的人皮,可以取下来描画。后用来比喻掩盖狰狞面目或丑恶本质的漂亮外表。英maskofanevildoer;
基础解释鬼怪用画成美女的人皮披在身上骗人害命。比喻掩盖丑恶实质的美丽外表。
引证解释⒈后以“画皮”比喻掩盖狰狞面目或丑恶本质的美丽外表。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生﹞躡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於榻上,执采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於身,遂化为女子。”孙犁《白洋淀纪事·香菊的母亲》:“她亲自动手,再剥掉地主伪装的一层画皮。”《花城》1981年第2期:“神多鬼就多,也不足为怪,但鬼蜮的画皮终究会被撕破,现出原形。”
网络解释画皮《画皮》是一部由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合拍的东方古装爱情魔幻电影,取材《聊斋志异》故事,陈嘉上导演,周迅、甄子丹、陈坤、赵薇、孙俪等主演。
综合释义鬼怪用画成美女的人皮披在身上骗人害命。比喻掩盖丑恶实质的美丽外表。孙犁《白洋淀纪事·香菊的母亲》:“她亲自动手,再剥掉地主伪装的一层画皮。”《花城》1981年第2期:“神多鬼就多,也不足为怪,但鬼蜮的画皮终究会被撕破,现出原形。”网络释义形容一个人化妆技术高超,出神入化。化完妆就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带上一张面具。1、使用场景:在形容化妆技术的时候。2、例句:夏红化妆技术太厉害了,他画完就像画皮了一样。
汉语大词典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皮》:“﹝生﹞蹑迹而窗窥之,见一狞鬼,面翠色,齿巉巉如锯。铺人皮于榻上,执采笔而绘之;已而掷笔,举皮,如振衣状,披于身,遂化为女子。”后以“画皮”比喻掩盖狰狞面目或丑恶本质的美丽外表。孙犁《白洋淀纪事·香菊的母亲》:“她亲自动手,再剥掉地主伪装的一层画皮。”《花城》1981年第2期:“神多鬼就多,也不足为怪,但鬼蜮的画皮终究会被撕破,现出原形。”
国语辞典鬼怪用画成美女的人皮披在身上骗人害命。比喻掩盖丑恶实质的美丽外表。典出《聊斋志异.卷一.画皮》,如:「这种内心狠毒的女人光有美丽的外表,正像画皮一样,单只是画了一层皮,包的可是鬼怪妖魔啊!」画皮[huàpí]⒈鬼怪用画成美女的人皮披在身上骗人害命。比喻掩盖丑恶实质的美丽外表。典出《聊斋志异·卷一·画皮》。例如:「这种内心狠毒的女人光有美丽的外表,正像画皮一样,单只是画了一层皮,包的可是鬼怪妖魔啊!」
辞典简编版原指鬼怪用画成美女的人皮披在身上骗人害命的故事。后比喻掩盖丑恶实质的美丽外表。典出《聊斋志异.卷一.画皮》。 【造句】美丽画皮下的真面目,终究会被看穿,还是正正当当做人的好。
其他释义传说中妖怪伪装美女时披在身上的人皮,可以取下来描画(见于《聊斋志异·画皮》)。比喻掩盖狰狞面目或丑恶本质的美丽外表。
1.但时下少数官员以“人情”说事,将自己置于“被动”之地,“羊续悬鱼”无疑揭穿了这些借口的“画皮”。
2.多年来,针对它的怨言四起,专家更是连篇累牍地揭穿它的画皮,但它就是不曾低过头。
3.画皮:改编自中国传统名著的一部热播电影,讲述吃人女鬼的故事。
4.可是,人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5.浪漫的时光无时不刻,美丽的日子随风而至,即使是即将到来的万圣节,那里只有美丽的九尾狐女和美丽的画皮,届时大家一起狂欢,祝你万圣节快乐。
6.维基泄密揭开这些非法战争的画皮,披露那些发动战争的人物,基于此我得感谢它。
7.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8.《画皮》告诉我们,男人不在乎一个女人的长相,只有一种情况,他眼睛瞎了……
9.想不到他竟得做出这种事,真是画虎画皮难画骨。
10.周成懊恼归懊恼,也有几分庆幸自己第二化形的成功,后世孙悟空七十二变什么都好,就是那气质难变,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自己这化形虽有失,却更有大得。
读音:huà
[huà]
(1)(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图形(基本义):~画儿|~人像|~山水。
(2)(名)(~儿)画成的艺术品:山水~|年~|风景~。
(3)(形)用画儿装饰的:~屏|~栋雕梁。
(4)(动)用笔或类似笔的东西做出线或作为标记的文字:~线|~押。
(5)(名)汉字的一笔称一画:笔~。
读音:pí
[pí]
(1)(名)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牛~|麦~。
(2)(名)(~子)皮革或毛皮:~包|~箱|~袄。
(3)(名)(~儿)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包袱~儿。
(4)(名)表面:地~|水~儿。
(5)(名)(~儿)某些薄片状的东西:粉~儿|豆腐~儿。
(6)(形)有韧性的:~糖。
(7)(形)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花生~了;吃起来不香。
(8)(形)顽皮;调皮。
(9)(形)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无所谓”。(名)指橡胶:橡~|筋~。(P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