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鼢鼠
【拼音】:gān sù fén shǔ
网友释义罗氏鼢鼠(学名:Eospalaxrothschildi),别称南鼢鼠、地老鼠,为仓鼠科、鼢鼠属的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罗氏鼢鼠个体较小,体长160~190mm,头及体背、体侧毛灰褐色,灰色较重,毛尖略具锈褐色。罗氏鼢鼠长期营地下生活,食性很杂,每年4月开始繁殖,1年繁殖1次,1次胎仔数1~5只,主要栖息在1200m以上的山地、丘陵中,仅分布在中国。罗氏鼢鼠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读音:gān
[gān]
(1)(形)使人满意的;甜(跟“苦”相对):~泉|~露|同~共苦。
(2)自愿;乐意(限于不好的事):~愿|不~落后。
(3)(Gān)姓。
读音:sù
[sù]
1.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2.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3.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4. 萎缩:肃杀。
读音:fén
[fén]
(名)鼢鼠;哺乳动物;身体灰色;尾短;眼小;在地下打洞;损害农作物的根;甚至危害河堤。
读音:shǔ
[shǔ]
(名)哺乳动物的一科;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