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勔
【拼音】:liú miǎn
【繁体】:劉勔
【拼音】:liú miǎn
词语解释南朝宋、彭城人,字伯猷,諡忠昭。大明初,讨平广陵,封金城县侯。明帝临崩,受勔尚书右仆射。元徽初,与桂阳王休范之战死。见《宋书·卷八十六》、《南史·卷三十九》。
网友释义刘勔(418年~474年),字伯猷,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宋著名将领、大臣。刘勔早年家贫,少有志节,兼好文义,初任广州境内的增城县令、扬烈府主簿。后来因奉使诣京都,酬对称旨,获授为宁远将军、绥远太守。宋孝武帝在位期间,参与平定萧简、刘义宣、刘诞的叛乱,又率军进讨合浦大帅陈檀,并通朱崖道,先后以功封大亭侯、金城县五等侯。在孝武帝朝历任员外散骑侍郎、晋康太守、龙骧将军、西江督护、郁林太守、直阁将军、振威将军、屯骑校尉等职。宋明帝即位后,四方反叛,以刘勔为辅国将军,督军征讨豫州方向的叛军,善抚将帅,内攻外御,战无不捷,平定叛乱。因功封鄱阳县侯,食邑千户,拜太子左卫率。后又转任右卫将...
读音:liú
[liú]
姓。
读音:miǎn
[miǎn]
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