仄匿
【拼音】:zè nì
【繁体】:仄匿
【拼音】:zè nì
词语解释1.日月运行失当,朔而月见东方也。《尚书》〈大传〉、〈洪范〉作侧匿。亦作仄匿。《汉书·五行志下》:「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仄匿。仄匿者,不进之意也,君肃急则臣恐惧,故日行疾而月行迟,不敢迫近君也。」师古注:「月行迟在日后,当没而更见也。」2.谓邪僻也。三国魏、阮籍〈父兄赋〉:「其人民仄匿僻,颇隐蔽不公。」
读音:zè
[zè]
(1)(形)狭窄:逼~。
(2)(形)心里不安:歉~。
(3)(名)仄声;指古四声中平声以外的上、去、入三声:平~|~声。
读音:nì
[nì]
(动)隐藏;不让人知道:~伏|~名|~影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