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辔
【拼音】:biān pèi
【注音】:ㄅ一ㄢㄆㄟˋ
【结构】:鞭(左右结构)辔(上下结构)
【繁体】:鞭轡
词语解释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鞭辔[biānpèi]⒈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
引证解释⒈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引《旧唐书·封常清传》:“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轡,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王闿运《上巡抚恽侍郎书》:“至於降舆輦执鞭轡,礼士於敝庐,屈尊於穷巷,则皆难之。”
综合释义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旧唐书·封常清传》:“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轡,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王闿运《上巡抚恽侍郎书》:“至於降舆輦执鞭轡,礼士於敝庐,屈尊於穷巷,则皆难之。”
汉语大词典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旧唐书·封常清传》:“常清慕公高义,愿事鞭辔,所以无媒而前,何见拒之深乎?”王闿运《上巡抚恽侍郎书》:“至于降舆辇执鞭辔,礼士于敝庐,屈尊于穷巷,则皆难之。”
其他释义1.鞭子和马笼头。借指随从效力。
读音:biān
[biān]
(1)(名)鞭子;赶牲口的用具:皮~。
(2)(名)古代的一种兵器;用铁做成;有节:钢~|竹节~。
(3)(名)成串的爆竹:~炮。
(4)(动)鞭打:~马。
读音:pèi
[pèi]
(名)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也叫辔头(tóu):~头|鞍~|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