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税
【拼音】:qīng xiāo shuì
【繁体】:傾銷稅
【拼音】:qīng xiāo shuì
词语解释为保护本国产业,对于外国倾销货物所课之税也。1931年,国民政府颁有取缔倾销税条例,规定凡外国货物,以倾销方法,在中国市场与中国相同货物竞争时,除进口关税外,得徵倾销货物税,其税率以货价差额为标准。
英语entertainment dutyanti-dumping duty
网友释义倾销税是“反倾销关税”的简称。指进口国为了保护本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国内市场,维持本国的经济利益,对外国倾销的商品,在一般进口税以外附加征收的关税。各资本主义国家征收反倾销关税的条件不尽一致。美国规定,外国出口商品的到岸价格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是不公平价格,可以另征附加关税。
读音:qīng
[qīng]
1.歪;斜:~斜。身子向前~着。
2.倾向:左~。右~。
3.倒塌:~覆。大厦将~。
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箱倒箧。~盆大雨。
5.用尽(力量):~听。~诉。~全力把工作做好。
6.压倒:权~朝野。
读音:xiāo
[xiāo]
(1)(动)熔化金属:~金。
(2)(动)除去;解除:撤~|~假。
(3)(动)销售:畅~|脱~。
(4)(动)消费:花~。
(5)(名)销子。
(6)(动)插上销子。
读音:shuì
[shuì]
(名)国家向企业集体或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