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适
【拼音】:zhōng shì
【注音】:ㄓㄨㄥㄕˋ
【结构】:中(独体结构)适(半包围结构)
【繁体】:中適
词语解释中正适当。心中安适。中适[zhōngshì]⒈中正适当。心中安适。
基础解释中正适当。心中安适。
引证解释⒈中正适当。引汉贾谊《新书·容经》:“言秉中适而据乎宜。”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用权於变,则失中适之宜。”《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冬不凄寒,夏无炎燀。钧调中适,可以永年。”李善注引高诱曰:“适,中也。”⒉心中安适。引唐白居易《负冬日》诗:“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网络解释中适zhōnɡshì
综合释义中正适当。汉贾谊《新书·容经》:“言秉中适而据乎宜。”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用权於变,则失中适之宜。”《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冬不凄寒,夏无炎燀。钧调中适,可以永年。”李善注引高诱曰:“适,中也。”心中安适。唐白居易《负冬日》诗:“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汉语大词典(1).中正适当。汉贾谊《新书·容经》:“言秉中适而据乎宜。”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用权于变,则失中适之宜。”《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冬不凄寒,夏无炎燀。钧调中适,可以永年。”李善注引高诱曰:“适,中也。”(2).心中安适。唐白居易《负冬日》诗:“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其他释义1.中正适当。2.心中安适。
1.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山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
2.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
3.乙二胺四乙酸铁钠为面包中适宜的铁强化剂。
4.这样,再装箱者、再包装者或再标识者都是制造商,均应遵守质量体系法规中适用的要求。
5.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个别问题可能消失,但终归是极少数。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当给予指导和帮助,多了解他们的问题,必然是有益的事情,问题拖得越久,就越是难以应付,甚至积重难返,解决起来自然更加艰难了。
6.如果有成百上千的市民将在这场站战争中丧生,成千上万的士兵将要牺牲,那就让它发生吧:在以色列的战争哲学中,适可而止就是低能愚蠢。
7.公司主营宠物产品、园艺产品、农产品、非金属矿产品。我们集中力量开展自主产品开发,在稳定的出口贸易中,适时推出符合国际市场需求的自主产品。
8.穆里尼奥近来盛赞切尔西的医疗系统,较显著的便是达夫在对贝蒂斯的比赛中适应性地上场。
9.恶劣的环境下,搭建一个温室,让幼苗无所顾忌地成长。成长过程中,适合我的留下,不适合的扔掉。
10.如能在文章中适当地用上一两句成语,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读音:zhōng,zhòng
[zhōng]
[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读音:shì,kuò
[shì]
[ shì ]1.往、至:仲尼适楚。(《庄子.达生》)
2.舒服、自得:舒适、安适、闲适
3.相合、相当:适时、适志、适宜
4.正好、恰好:爱之适足以害之。
[ kuò ]1.迅疾。
2.用于人名。
3.姓氏